前段时间,到越秀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和周边四会贞山人工次生林绿道走走。发现“宝”可不少,这宝就是从众多的植物中“挖”出来的药用植物呢,大部分是野生的。此外,还有部分是有特别观赏价值的植物。你拍的这棵叫什么名啊?有什么用的……同路的大小朋友一连串问题,于是把它整理给有兴趣的朋友。这不是美照,是资源,希望因了解而珍惜。
“寻宝”以贞山绿道为主,位于四会市城区的西南面约3公里处。远看贞山景区,峰峦叠翠,蔚然深秀,是肇庆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我们此行,不在景区内,而是在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傍边的贞山一角。
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开着白色小花的藤本植物。开始,大家都在猜,是什么植物呢?叶子对生,摸上去手感粗糙,多躲小花组合成球状(复伞形花序),沿途都看到它缠绕在其它植物上。
经查实,是茜草科的牛白藤,别名接骨丹,是跌打药。具有清热解暑,祛风湿,续筋骨功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骨折,皮肤湿疹、皮肤瘙痒,带状疱疹等。
这种植物很容易就说出名称了。芸香科的两面针,别名入地金牛。大家观察下它的针刺长在哪些位置呢?我们学校的百草园也有几棵呢。
两面针的干燥根入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的功效。
这种植物很常见吧。它是马鞭草科的马缨丹,别名五色梅、臭草,其枝叶有特别刺激的气味,触碰下即有浓郁气味,叶子手感粗糙。
马缨丹的花开淡紫、紫红、粉红、橙黄、深红。。。五颜六色集中在一株植物上,美丽妖艳。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盛开,也是以绞杀本地土著植物为基础的,是外来入侵种啊。
它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因此,当地人经常用来煲水洗皮肤瘙痒。
这种植物可听过它的大名,少见其真面目吧?它没有根,也没有叶绿体,不能以自己维生,完全靠寄生在别的植物上吸收其营养而生存。如果从人的道德角度分析,它是被批评的对象了。但在自然界中并不如此,各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适者生存嘛。
它就是旋花科的菟丝子,又名无根藤。
这菟丝子寄生在两面针植物里的现象。菟丝子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
菟丝子是种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看到那么多蜜蜂,猜到是种什么植物了吧?养蜂致富家族莫老头到野外考察蜜源时,如果发现这种花则如获至宝,放心的让蜜蜂”安家“了。哈哈哈,这就是五加科的鸭脚木了。
五加科-鸭脚木,又名鹅掌柴。掌状复叶,小叶5~8枚,长卵圆形,深绿色,有光泽。
药用根、茎、叶。本种广西民间称为七叶莲,供药用,治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头痛等症。(载于《中国植物志》)
面对这植物,想了很久,儿时在经常上山见,就是叫不出名来。它枝上有刺,根很硬,儿时为了挖它回来吃,被刺了不少。
经查实,是菝葜科的菝葜,也称金刚藤,多年生藤本植物。药用根茎、叶。
菝葜药用根、茎、叶,特别是根,药用价值高。主要有:
1.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摘录《南京民间药草》
2.治食道癌:鲜菝葜克。用冷水1克,浓缩成一斤时,去渣,加肥猪肉克,待肥肉熟后即可。此为一日量,分三次服完。摘录《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朋友边走边说,这里很多三丫虎啊,用手戳烂问一下是什么味?哇哈哈,类似柑橘叶的芳香渗入心田,心旷神怡啊。
这就是芸香科的三桠苦,别名三丫虎。3小叶,偶有2小叶或单小叶同时存在。小叶长椭圆形,两端尖,倒卵状椭圆形,油点多,因此容易散发原有香味。
三桠苦全株治感冒,脑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胃痛,坐骨神经痛,肚子热痛。摘录《拉祜医药》
从众多植物中看到这么有型的叶子是不是眼前一亮呢?好像人工修剪过一样的整齐、漂亮。三角状卵形的叶子,先端极钝或稍凹入而剖、突尖,主脉约10条从叶柄着生处向四周放射,在叶背略凸起。核果成熟后红色,干后扁平,马蹄形。
它是防己科的粪箕笃。别名田鸡草、铁板膏药草。
粪箕笃全草入药,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慢性肾炎,肠炎,痢疾,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疖疮疡,化脓性中耳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那是随处可见的野生药材,嫩株是理想野菜。是菊科的一点红。
全草入药:清解大肠湿热,消肿拔毒。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等。摘录《广东中药》Ⅱ。
它跟一点红有些相似啊,但它高大些,约有40厘米高。茎直立,单叶互生。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纵条,被毛。是菊科的革命草,别名野茼蒿。
全草入药,具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摘录《广西本草选编》。
也作野菜。此菜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
这也是常见的药材,也是美味的野菜,像枸杞叶一样煮汤,口感不错,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效。是茄科的少花龙葵,我校的果园、田间都野生着不少呢。
全草入药:内服治疗高血压、黄疸、扁桃体炎、肺热咳嗽、牙龈出血。外治皮肤湿毒、乌疱、老鼠咬伤。
这种不显眼的矮小植物,开着淡紫色的花,长着三角状卵形的叶子很特别。它叫紫花地丁,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堇菜。
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黄疸,腹泻,目赤,毒蛇咬伤。
它是路边最常见不过的了,也是野菜之一。全株入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咽痛,眼结膜炎,乳痈,牙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
菊科的黄鹌菜,别名一支香。
边走边发现了从芒箕丛中冒出了一株铺地蜈蚣,又想起了儿时把它作柴烧的。现在可是个宝啊,可入药,也可作插花用材。它就是石松科的垂穗石松,药名铺地蜈蚣。
全草入药,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跌打损伤,烫伤等。《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
这种叶子像枫叶,树高达有10多米以上,植物也在半山中也挺特别。经查实,是金缕梅科的米老排。
米老排是我国南方速生用材树,有用于改善山坡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疏松,利于下一代林木生长的树种。为什么会有这效果呢?大家思考下吧,哈哈哈。
这是长在山下较湿润地方的与从不同的植物,叶子比手掌大,广卵形,长17-27厘米,宽12-20厘米,急渐尖,幼枝披黄毛,幼枝中空。有点难辨别,此为桑科的黄毛榕。
药用其根皮。具有健脾益气、活血祛风功效。主治血虚弱、中气不足、子宫下垂、脱肛、泄泻、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同去的朋友一见这种植物,马上就摘叶子吃了。这两广一带山岗广为分布的野果——紫金牛科的酸藤子。叶片坚纸质,长圆状卵形或卵形,。。。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可达3厘米以上,被微柔毛。
酸藤子是个宝啊:其根、叶可散瘀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肿痛、肠炎腹泻、咽喉炎、胃酸少、痛经闭经等。叶和果可食,强壮补血。兽医用根、叶治牛伤食膨胀、热病口渴。
此行何只这些呢,大自然是大家的资源,是大家的知识宝库,是活教材、活教师,是创造性、探索性智力最丰富的源泉。一切伟大的发展现在被发现之前都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比如,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起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造了无数造福人类的奇迹。我们还是亲自到自然中边走边学吧……
鸣谢照片提供者:文志、少明、宇彬等
文字:刘少芬
编辑:王晓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