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31年降压药,才知道自己是能根治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慢性疾病,一般来说该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长期发展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最主要的问题是引起全身的小血管硬化及损伤,由于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血管管壁会重新构建,并变的硬化狭窄,加重高血压的同时可能变得容易梗塞及出血,尤其是心脑血管,在多年高血压后导致心肌梗死及脑出血和脑梗。

网友:我老妈今年69岁,38岁左右高血压,一直吃药,今年血压控制不住,医院检查,就是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高血压,医生说手术后血压就会正常了,如果早点知道这个知识可以少吃很多药啊,31年啊,真的是头一次听说高血压还能治好的。

网友:我是左侧肾上腺增生,手术好了,25岁。

网友:我34岁,5月检查出来是醛固酮增多症,一直吃螺内酯和拜新同,怎么能根治啊?

高血压分为原发和继发性,原发是指没有其他疾病,查不到原因的高血压,而继发性的高血压则大部分是其他血管性疾病所致,比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两种高血压的症状和发病特点不同,原发性高血压病大部分发病年龄较大,家族中不一定有类似疾病的患病人群,血压可以用普通的降血压药降下来,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年轻时即可发病,发病后常发生严重而又持续的血压升高,普通的降血压药物不一定能降下来。

一,什么是原发性醛固增多症

是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可表现为长期高血压伴低钾血症,血压大多为轻、中度升高、约1/3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可有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等症状。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情况

以前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少见原因,约不到1%的高血压患者。随着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或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广泛用于该疾病的筛查,目前认为6%~1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是由于这个疾病所致。而这个疾病也成为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

30%为肾上腺腺瘤(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70%为肾上腺皮质增生(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4:1),罕见的是肾上腺癌。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辅助检查

1,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目前被普遍认为是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建议40岁前患高血压的人常规检查下),然而,一些因素可以影响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的测定结果,助降低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只有少数患者(9%~37%)存在低钾血症,因些血清钾的检测是不应再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首选或重要的筛查试验。

3,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增高并不能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应该进一步通过醛固酮抑制试验证实或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欧洲内分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推荐4种常用方法,包括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盐水静脉输注试验、口服氯化钠负荷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可以采用其中任一种方法进行确诊。

5,上述试验阳性的患者,还应接受肾上腺薄层CT检查。

一部分人都是可以根治并彻底摆脱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很多都是高油高盐饮食并肥胖的患者,这一部分人可以通过限制油盐饮食,适当的运动减肥而逐渐降低血压,在少量药物的辅助下就可以彻底控制血压不升高,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逐渐减药,同时可以使用一些食疗方法降低血压,摆脱药物控制。

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

若是确诊了,最好的办法是手术治疗,现在手术治疗越来越精准,继发的高血压治愈可能性大。若不能手术者或手术不能治愈者,可吃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和依普利酮)降血压治疗。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苯磺酸氨氯地平有什么副作用?降血压到底好不好?别知道太晚了

高血压到底该怎么治?医生给你1个最值钱的答案,大多数人已受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fz/4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