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棒镇韩家寨南部乡镇美丽文明新村的新样板

                            

“党的政策好,帮我们建好了新寨子,环境好,路道好,阳光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生活好,宅邻男女老少团结也好,样样都好了!以前我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现在这么幸福美满的生活!”面对记者,芒棒镇红豆树社区韩家寨66岁的张生友笑得嘴都合不拢,激动地说出了这一连串的好。

在“五美一最”建设的火热浪潮中,红豆树社区坚持把提升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韩家寨为示范点,多措并举,推进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文明素质提高,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芒棒这块广袤田野上徐徐铺展开来。

建设“新”家园,落后山村换新颜

走进韩家寨,只见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从村寨里穿插而过。道路两旁篱笆小菜园生机勃勃,家家户户门口花木错落有致,村落里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一派幽静宜居的农村新气象映入眼帘。

“人背马驮住山坡,现在车子开到大门脚。”“以前泥滑路烂的,有些房屋倒倒塌塌、破破烂烂的,猪圈各种臭到不行,现在改变相当大,跟以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国家政策对老百姓相当好,老百姓家家都喜欢、都拥护,我们要感谢党,感谢政府。”“以前我们住在洼子、山旮旯,这三户那两家,都是些泥巴路难走得很,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享受国家好政策,帮我们整得好的不得了,我们相当的喜欢,心里面非常感谢党。”“村、户干净卫生,自己生活着相当舒服,对身体也好;人家来看着也好瞧,一眼瞄过去,清清秀秀的,心里也就舒服,我觉得家居环境整治这一个政策是相当好的,我是真真喜欢、相当支持,包括我们寨子里很多人都是。”一群妇女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赞起了她们的幸福新生活。

做活“绿”文章,环境靓丽增颜值

红豆树社区坚持因村施策,把“最美庭院”建设与乡村绿化结合起来。在韩家寨的每条巷子农户门前都种有平安树、鸭脚木、冬青树等“巷”树,每家每户美化庭院,栽花种草,入村路道旁和空闲的洼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种植三角梅、杨梅树等花木,组织村里的老人编制起漂亮的竹篱笆小菜园,形成了门前有树,家家有花、处处皆景的乡村靓丽风景线。

聚合“众”能量,群策群力共参与

韩家寨积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志愿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基层志愿服务队伍以生活半径作为服务半径的优势,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

每个月,由村干、党员、理事会、巷长组织开展村组道路大清洁和家居环境整治主题活动,使环境整治延伸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户、每个角落。在“最美庭院”的建设上,韩家寨充分发挥妇女同志在家居环境整治中的“半边天”作用,组织妇女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如何收拾庭院,整理家务,如今走进每家每户,庭院优美、室内卫生、厨房整洁、厕所干净,各种生活物品归置得整整齐齐,家居环境整治已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做好“管”字诀,村民自治见长效

美丽乡村再提升的不光是村庄的“外在”,更是对村庄内部“绣花式”管理的改造升级。韩家寨结合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模式。组织选拔能干事的妇女担任“巷长”,负责对本巷卫生进行督促检查;成立七个理事会,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了垃圾清运处理机制;特别制定环境卫生评比方案,每季度以巷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成员组成考核组,围绕“最美庭院”建设标准,逐户考核评比,把优秀户和整改户搬上红黑榜,从而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营造人人参与爱护环境、形成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执行的良好氛围,实现美丽乡村长治久美。

和谐巷巷长说:“我们每个星期都督促每家每户的卫生,每个星期六,大伙约着学生打扫卫生,哪里摆放不整洁、做不到位,约着学生配合着家长收拾一下,让家居环境提升得越来越好。”

念好“产”字经,群众富裕根基稳

让群众搬得来、留得住,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社区积极探索种养模式,倾力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社区积极盘活村内空闲土地、小块土地发展果蔬种植,在道路两旁种植杨梅树等经济林木多棵,林下种植蔬菜,分到各户进行管护,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让村民有了收益。社区还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走“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下一步,还将充分利用公共土地和拆旧复垦土地发展优良木瓜品种种植,动员村民积极参与,由合作社负责销售,着力增加村民收入,为将来全村产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打下基础。

打造“和”文化,乡风文明风尚新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颜值”,更要“气质”。“韩家寨积极将“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夯实文化活动阵地,不断提升村庄“气质”。“文明巷”“法治巷”......韩家寨十二条串户巷道,每一条都以“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名,巷道墙上家风家训、乡风文明解说牌随处可见,组成了靓丽的“墙头文化”。

同时,韩家寨用活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白天这里是村里老年人的阅读室,晚上是村里文艺队的广场舞台,周末是孩子们的学习室,有事时是村里会议决策室和政策宣传室,通过活动场所多功能挖掘,村里喝酒打牌赌博的风气少了,看书学习健身的氛围浓了,家庭关系更和睦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良好的乡风民风日渐形成。

红豆树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德斌说:“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巷道命名,比如做生意的人多就叫诚信巷,诚信巷就必须要说话做事言行一致;和谐巷就要把他们的和谐搞好,然后带动整个寨子的和谐。我们就是结合每一个巷的实际来命名,大家觉得还是好的。通过这些工作,大家的认识得到充分提高,思想观念也整体改变了。我们会把这些工作持续下去,把整个红豆树社区乡村建设得更好。”

发扬“助”精神,文明实践绽新靥

“红豆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宗旨主要是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我们也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服务于群众的需求开展服务。

比如在五美一最创建工作中,我们就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红豆树人外出务工比较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病残老人、大病家庭,我们组织志愿服务队,去为他们洗衣扫舍,捐款捐物。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是要带领群众一起走,绝不让一个人在脱贫攻坚路上掉队。”孙德斌不但做得好,说起来也头头是道。

对这项工作最熟悉、参与得最多的社区宣传员、文化干事朱江艳介绍说:“在我们村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有一位残疾妇女,丈夫早年去世了,现在独自生活,家门都出不了,生活只能半自理,好多年来她的生活必需品要由我们买给她,街子天帮她买好,请人带来或我们送来,我经常过来看看她,她也成为我们社区上牵挂的一个人了。现在搞家居环境提升,我们又组织着志愿者来帮她洗洗衣服,收拾一下家。邻里守望,给他们带来社会的温暖。”

芒棒镇宣传委员马学语向我们介绍了红豆树“周末小板凳”。她说,“周末小板凳”是芒棒镇志愿服务队下设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芒棒外出务工和经商的人员多,农村空心化严重,留守儿童多,周末和假期,我们通过组织干部、老师、大学生,上门为他们提供志愿陪护、辅导。红豆树社区通过开放农家书屋这一阵地,给娃娃来里面阅读,由志愿者为他们辅导作业,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使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在成长教育上不跟其它小孩有差距。

文:刘正凡熊仕祺张世东赵雄

图:刘正凡

原标题:《芒棒镇韩家寨:南部乡镇美丽文明新村的新样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zl/10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