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蜂之间的恩怨化解

中西蜂之间的恩怨化解!

邱晓阳

中西蜂之间的恩怨矛盾由来已久,前些年是不那么突出,而近些年随着养蜂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和中蜂蜜价的上扬加上一些转地养西蜂的上年纪了不能转地了就转而加入养中蜂的行列,从政策导向,经济价值,饲养传统、群众基础等方面促进了中蜂饲养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

一方面是养西蜂的说中蜂养殖户驱赶西蜂养殖户甚至就区区箱把两箱的饲养规模霸占浪费大面积蜜源植物资源也要驱赶上规模的西蜂养殖专业户。而且养西蜂的还常抱怨说中蜂养殖户哄抬蜜价,厚此薄彼贬低西蜂养殖户的蜜成份单一营养价值低。

媒体和社会舆论造成以致零售买家进帐篷前就前问是不是土蜂蜜,或野蜂蜜,使西蜂养殖户甚为尴尬。西蜂养殖户还有一说:说是西蜂场杀完大螨后,附近有中蜂场的话,过不了多久又会感染上大螨。要时不时地杀大螨。

另一方面中蜂养殖户又吐槽,外来意蜂养殖户故意靠近自己中蜂场,意蜂会杀中蜂王,搞得中蜂灭群灭场。更有甚者独撰说有重大新研究成果发现西蜂会啃蜜源植物芽孢花蕾以致减产。

还有说西蜂养殖户养殖的西蜂传播病菌病毒给中蜂,因为中蜂对一部份西蜂携带的菌毒不具备原产地协同进化得来的免疫力。有的就不满西蜂养殖户是来抢夺当地蜜粉资源,挤压了中蜂的生存空间。

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可以做到中蜂和西蜂不是敌人而是战友。

第一,中蜂蜜价格层次不在西蜂一个层次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同台竞争关系,中蜂蜜可以卖到60-元每市斤,而西蜂蜜最多也就在20-50元每市斤层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好比地摊货服饰老板老去责怪高档昂贵服饰档口店铺里卖的衣服太贵。

退一万步讲,就算全国市场上无中蜂蜜卖,以动不动就按吨生产蜂蜜的西蜂蜜价格也上不去,除了国内生产模式跟国外先进生产模式,规模水平,机械化程度,等有较大差距外,药检残留检测也是个重要因素。

国际市场要面临西班牙,阿根廷,印度,前苏联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墨西哥,美国,澳洲的竞争。还有国内信任问题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中国进入WTO多年,许多市场要面向世界,所以国内产的西蜂蜂产品要面向全球价格竞争体系。不是说消灭谁就会有提高价格出现或出现暴利让养西蜂的人立即过上好日子。

第二,中蜂采集特点跟西蜂有诸多差异。

中蜂采集范围远远比西蜂小,有效采集半径多在3公里以内;而西蜂多在5公里内。

中蜂善于采集山区零星蜜粉源,而西蜂善于采集大面积连片的平原地区蜜粉源。

中蜂采集浅花冠蜜粉源植物而不能利用深花冠蜜源植物,而西蜂能充分利用中或深度花冠蜜源植物。

中蜂在6℃时能给草莓授粉,采集山区或丘陵地带的野桂花,鸭脚木。西蜂多要14℃才能正常大量出勤采集。

中蜂在泌蜜糖度较低时就投入采集,而西蜂要在泌蜜糖度较高时才投入大量采集,所以不存在

就好比两个石匠一样,都是石匠一个擅长室内装修贴瓷砖粉刷而另一个擅长室外砌墙搞钢筋混凝土浇筑。各有所长各有则重点。非某个时期单一蜜源植物流蜜时不存在谁抢占了谁的资源。中西蜂采集各有自己的偏好。

比如洋槐期西蜂就有长吻采集优势。不能说西蜂抢占了中蜂的洋槐蜜源资源。同理也不能说已扣王越冬的西蜂群抢占了中蜂的冬桂蜜源资源。身边实例:我中蜂场地外三华里有个箱西蜂的蜂场,有重叠地里种的油菜采集区域,年年离我中蜂所在村庄如此的近,我照样打得到油菜蜜。关键是要养强。中蜂能耐低温和冒喷雾一样的小雨出勤采集。

第三,至于盗性,中蜂和西蜂彼此彼此半斤八两。低于10℃时,强群中蜂完全有能力盗攻打下怕冷的三黄环黄色意蜂群。而高于14℃时意蜂占据体格和群势优势。

西蜂场的西蜂很远跑来盗中蜂大多情况是,西蜂喂越冬糖时,蒸发水份的糖浆气味被嗅觉灵敏的中蜂闻到后飞过去伺机找西蜂蜂箱空隙或漏洞钻进去,在西蜂巢门口飞舞多了。西蜂反向跟踪中蜂回巢,反盗中蜂巢将中蜂整我蜜盗光王被杀死。没养过中蜂的是不会体会到中蜂非常强的盗性的。

近些年有许多蜂友包括一些七十多岁的蜂友中意同场。转地养意蜂时还不忘带上几十箱中蜂一起过去养。说是可以相互利用中蜂的抗大螨和意蜂的清巢虫能力,同时利用西蜂的王浆实现营养杂交培育更大个擅产的中蜂王。同时实现零售蜂产品的多样化增加收入来源。当零买者提到要土蜂蜜时也随时拿得出手。

所以中西蜂放一起会起盗出问题因人而异,通过技术层面改善或提高可以实现常年中意同场,相安无事。当然作为养蜂人无论在家还是出门在外要有担当和责任感,如学艺不精或管理不善真出现盗打死蜂群是要通情达理给予合理赔偿,而不是置若罔闻或趁夜色逃跑。

第四,疾病传播问题,中蜂和西蜂都有过相互传播各自原先没有得疾病给对方的情况。

比如蜂螨最先是源自东南亚的东方蜜蜂的后来感染西蜂蜜蜂全球扩散传播。而最近些年也有西蜂的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中蜂的迹象。全国流动放蜂这么多年,国内各地养蜂疫情基本一致。

所以在疾病传播方面过多渲染引起中西蜂冲突,不合乎时代发展。

在此,想引用香港艺人刘德华先生的一句回应当时新四大天王挑战四大天王的智慧之语:

我就像一只耕牛,在我老了会回到用得着、需要我、属于我的地方去。那么在中西蜂养殖争执不下时,中蜂也是这样回答:我会出现在需要我的地方。西蜂也会回答:“我也会出现在有需要我的地方”,让养蜂的人们少些怨恨争执,化解恩怨和两蜂种相遇时的不快。心宽天地就宽。天地造万物,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偌大中国完全容得下两种蜂蜜蜂。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jg/5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