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1日
年9月16日-20日,为期五天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现代生物反馈技术在精神障碍医院领导支持、教培科协助下,圆满完成。
授课教师王继军、江开达、崔东红、苏晖、周琳琳、朱怡康、唐晓晨、丁强向来自全国各地35位学员讲授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报道和科研最新成果。
集体照
王继军教授在《神经生物反馈技术概论》指出让病人获得自我管理是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目标。在脑电反馈治疗中,临床技术应用成果将是治疗的指南针,要根据病种、病位贯彻个体精准治疗。
江开达教授《进行生物反馈前精神障碍的评估》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电生理、神经生化、影像学研究依据,详尽介绍适用于生物反馈治疗的物质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通过临床第一手获得的病例分析,帮助大家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障碍,并着重区分躯体性焦虑自下而上和精神性焦虑自上而下的发病通路,指导反馈参数选择。
崔东红教授广开科研思路,灵活应用科研手段,采用影像学、蛋白基因组学、电生理交叉研究方法获得:冥想可以调控心脏节律相关的神经反应,调控是通过γ波和θ波大规模的网络重构发生的,这是冥想对情绪、代谢、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生物学机制方面的最新SCI论著成果。
苏晖副主任医生在《神经可塑性理论新进展》中提出大脑的神经元、神经网络各个层面都存在可塑性,精神障碍的病理功能网络,既具有各自特征,又兼共性,药物治疗对神经网络可塑性的已得到影像学研究结果证实,是否可以随着脑信号评估技术和网络模块算法革新,进一步帮助反馈治疗的定位研究。
唐晓晨助理研究员在《抑郁症功能磁共振引导的脑电网络反馈治疗》介绍了抑郁症前额叶alphy的不对称性与正性情绪杏仁核的不对称性正相关,抑郁症患者回忆正性情绪事件存在困难,通过fMRI杏仁核反馈可以上调抑郁症患者正性情绪记忆能力,来提高情绪状态。
丁强治疗师和学员分享了ADHD低唤醒假说和成熟滞后假说,基于定量脑电图的神经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抑制慢波,强化快波,改善皮层的唤醒水平,促进脑皮层的发育。
周琳琳主治医师详细介绍了HRV神经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实施。朱怡康助理研究员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神经生物反馈指标在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课程也邀请许天一、李昕两位技术人员现场演示肌电、HRV、脑电反馈技术、多参数设置以及软件编程,学员理论联系应用,体验加操作,重建对现代神经生物反馈技术临床应用的理解,大家在学习这项生物心理治疗技术时孜孜不倦,受益匪浅。
项目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治疗科
工作-
E-mail:suhui_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