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人人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辨别蜂蜜的真假好坏。现在市场上的假蜂蜜太泛滥,超市的蜂蜜几乎没有真的,就连药店的也是假的。其实假蜂蜜泛滥的根源是国人对蜂蜜知识的匮乏,很多人不懂蜂蜜鉴别真假的方法。很多人想学习但又找不到一个完整的鉴别蜂蜜的方法,我根据自己对蜂蜜的认识整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学会鉴别的方法。让大家远离假蜜和浓缩蜜,让更多的人吃到成熟的好蜜。
总结:我认为鉴别蜂蜜真假的唯一方法就是口感,品那种齁嗓子的感觉
(详见第五招)
第一看蜂蜜的颜色和透明度。我们五莲槐花蜜和荆条蜜最多。我只说这两种蜜真假的方法,别的我不知道,因我家没生产过不知道真蜜什么样。我还是建议大家吃比较常见的蜂蜜,很多人问我什么样的蜂蜜最好呢?我说只要是真蜂蜜就行,很多人吃不到真蜂蜜和纯蜂蜜,其实不同花的蜂蜜营养区别不大。有些人喜欢喝椴树蜜,东北能产多少椴树蜜呢?全国的人都喝椴树蜜,还有一部分出口了,在咱当地找亲戚托熟人买的蜂蜜都是假的,更不用说是陌生人了大家想想吧!槐花蜜是很透明的琥珀色,如果槐花蜜颜色发红发深不透明基本是冬天喂得糖(如图二颜色)。槐花蜜的颜色越透亮越好(如图一)
图一是我家的蜂蜜实景拍摄:这是山东槐花蜜正宗的颜色,其实相机照的时候有点失真,实物比这个颜色还要浅
图二是槐花开始流蜜时把冬天喂的底糖摇出来的所谓蜜的样子,是不是感觉比槐花的颜色深很多,并且它也不透明。再看下面已经快出现结晶了
我在这里多说几句,其实世界上任何养意蜂的人都喂糖,为什么要喂糖呢?因为有些时候蜜源不足,蜜蜂就没有糖就会被饿死,喂蜜喂不起只能喂糖,有些人说那些全国跑的喂糖肯定少。大家又考虑错了那些人喂得糖更多,因为他们转场是为了卖假蜜,他们全国跑路费是很高的有些地方蜜源还不行。如果在遇到不好的天气可能会颗粒无收。如果有介意我家喂糖的请不要买我家的蜂蜜。
再说一下荆条蜜,它的颜色就有点深的,这个颜色还是会变深的(如图三)但是新蜜颜色很红也不对(如图四)
图三这是今年刚摇下来的荆条蜜的颜色
图四是上一年的荆条蜜照的图片,如果今年的新蜜也是这个颜色肯定不对。
大家发现图三和图四的区别了吗?两个的透明度不一样图三要亮透明度好,好的荆条蜜上一年的都发亮
第二是闻蜂蜜的味道,任何蜂蜜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花香味。如果蜂蜜的浓度越高花的香味会越大,如果蜂蜜没有花香味是不对的,槐花蜜应该有槐花的香味,荆条蜜应该有荆条花的味道。有些人会说香味是可以添加的,的确是这样香精的味道和真蜜的花香味区别很大。蜂蜜没有花香味可能是喂了糖,如果蜂蜜放时间长了花香味也会减少是正常的因为芳香烃类的物质很容易挥发。糖稀的香味是怪怪的很难受的那种香味。
第三是用手撵。大家可以找蜂蜜试一下真正的蜂蜜弄手里撵蜂蜜感觉越稀,那些喂了糖的蜜越撵越干就是越紧的意思。再就是撵结晶的小颗粒:真正的纯天然结晶蜂蜜放手一撵感觉很快就化没有沙粒感,然而蜂蜜里含糖的结晶颗粒放在手里撵是有沙粒感并且很长时间不化。但是这种方法是片面的它不能鉴别蜂蜜的真假,喂到蜂箱里的糖如果经过蜜蜂完全转换酿造结晶也是没有沙粒感的,我们把这种蜜叫做是糖的转换蜜。这种蜜和真蜜区别不大,只是缺少齁嗓子的那种感觉。这种糖的转换蜜的结晶和真蜜的一样也很细腻没有颗粒感。
给大家补一下蜂蜜结晶原理:
这是转自别人的文章,坚持看完会有很大收获的
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温度,湿度的改变而在容器底部或整个容器内形成白色或浅琥珀色半固体,这种现象称为蜂蜜的结晶。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有如下几种:1.气温,湿度:蜂蜜在气温降低,存放温度在1—20摄氏度,湿度改变时最容易结晶;温度高时则不易结晶,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因分子结构稳定,则结晶速度又减慢.2.蜜种,浓度:蜂蜜因蜜种的不同或采集地区的不同,结晶的快慢,状态也都不同,高浓度蜂蜜含水分少结晶体粘稠质地较硬.3.容器:当容器内有前次蜂蜜残留时,蜂蜜中的结晶分子易促进结晶;而真空包装的蜂蜜因性状相对稳定不易出现结晶现象.从蜂巢里分离出来的新鲜蜂蜜,大都是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有的蜂蜜就会逐渐混浊,而后凝结成白色的晶体,这是蜂蜜的自然结晶。蜂蜜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其内在质量。解释蜂蜜的这种结晶现象,就必须了解影响结晶的有关因素及其原理过程。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很多,结晶的快慢与所含的葡萄糖结晶核的数量、温度高低、含水量和直接形成蜂蜜的化学组分的蜜源花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条件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1蜂蜜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时,虽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加大,但由于蜂蜜中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体物质等在低温下的粘滞度和密度却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和阻碍结晶核的运动和扩散作用,结晶反而迟缓。若高于此温度,蜂蜜的粘滞度虽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却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甚至使结晶融化。2含水量与蜂蜜结晶的速度不成熟的蜂蜜由于含水量高(一般超过26%),过饱和程度低,结晶的速度变慢,有的不能全部结晶,由于蜂蜜的粘滞度小,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容器底部,其它稀薄的糖液浮在上层,成为液、固两相、即半结晶状态。这种增结晶的蜂蜜中结晶的那部分葡萄糖只含9.1%的水分,其它未结晶部分的含水量就相应增高。同一花种的蜂蜜,其含水量低的结晶快,含水量高的结晶慢。甚至不结晶。3不同蜜源的蜂蜜,结晶的速度、程度和形态一般葡萄糖、蔗糖和松三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容易结晶,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野坝子蜜、鸭脚木蜜以及一些甘露蜜等。而含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体物质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甚至永远不会结晶。如纯度较高的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4蜂蜜结晶的形态蜂蜜结晶的形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之分。若结晶核的数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很快地全面展开,就形成了油脂状;若结晶核稍少,结晶又快,就形成细粒状;若结晶核的数量少,结晶又慢时,每个结晶核都有足够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分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粗粒状或块状结晶。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不会影响其内在质量,只是物理性状不同而已。5结晶的形成引起和形成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松三糖等,它们是以固体溶解后存在于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种糖混合组成的过饱和溶液,当这些固体溶质的糖比量超过其它液态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过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结晶即很快产生。蜂蜜的结晶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和果糖之间的比量,也可以说是葡萄糖所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等(1:1)(例如荆条蜜),结晶缓慢;当比例为1:1.2时(例如槐花蜜),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例如油菜花蜜),结晶很快出现。
如何鉴别蜂蜜中含有糖呢?
如果蜂蜜中含有糖(经过蜜蜂转换的蜜)也叫转换蜜,转换蜜的结晶速度要快。
其实蜂蜜的结晶是葡萄糖的结晶,是因为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比例的不同造成的。结晶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蜂蜜这种过饱和溶液中葡萄糖结晶析出的过程,原理和海水蒸发出来盐是一样的。事实蜂蜜中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根据蜂蜜的波美度不同一般含有18-25%的水,因为水的密度比糖的低所以水在上面。我们和蜂蜜一般是往外倒或者是用匙子往外挖,所以先把水喝了一部分这就形成了葡糖糖的过饱和溶液,最后就出现了结晶。如果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是1:0.9这样的蜂蜜就很容易结晶例如油菜蜜、椴树蜜。如果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是1:1蜂蜜会缓慢结晶例如荆花蜜,人喂进蜂箱中转换蜜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也是1:1。如果葡萄糖的比例小于1就不容易结晶,大家细看是不容易结晶不是不结晶,达到条件就会结晶,例如槐花蜜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1:1.4所以槐花蜜就不容易结晶,肯定会比喂糖的结晶晚。因为喂上的白砂糖是多糖,多糖水解1mol蔗糖生成1mol的葡萄糖和1mol的果糖,所以喂糖的会放一段时间出现结晶就是这种原理。
综上所述,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的全过程。
第四是看蜂蜜的结晶。我一直认为好的蜂蜜的结晶一定要细腻并且也得很均匀。
我自己理解的蜂蜜结晶的原理是这样的:先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就是海水蒸发水份出来盐,其实出来盐的原理就是水份的蒸发形成了Nacl的过饱和溶液,这其实是一个盐的析出结晶的过程。还有花生油冬天温度低会变成固体,当温度高的时候花生油会又变成液体其实原理和蜂蜜结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蜂蜜为什么会形成葡萄糖的过饱和溶液呢?因为我们知道任何蜂蜜中最少要含有18%的水份,因为水的密度比葡萄糖低所以水在上面葡萄糖在下面,所以任何一种蜂蜜如果放置了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发现怎么感觉上面的那一层很稀(因为上面的那一些含水比较多),下面的浓度会稍微的浓一点。同时蜂蜜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夏天会感觉比较的稀,同样的浓度冬天会感觉比较浓,这是因为夏天的温度比较高分子运动的比较剧烈所以就比较稀,一句话热胀冷缩。夏天的时候如果长时间不打开蜂蜜瓶,大家再次打开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一股气体从瓶子中跑出,这是因为蜂蜜中的过氧化氢遇到高温分解产生的氧气。如果是糖稀勾兑的假蜜一年四季上下都是一样的浓度。这也是鉴别蜂蜜真假的一个小窍门。我们喝蜂蜜一般习惯不是用蜂蜜瓶子往外倒或者就是用匙子往外挖,所以我们是先把水份给喝掉了这时候就形成了葡萄糖的过饱和溶液,这样蜂蜜中就出现了结晶。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很多人见到蜂蜜中的结晶就以为是假的,只能怪他们懂得太少。
蜂蜜如果没有经过浓缩和加工任何蜂蜜都结晶,有些蜜刚开始不结晶过一段时间只要达到条件也会结晶。不懂蜂蜜的人看到冬天蜂蜜吃一段时间后瓶底出现白色结晶状固体,第一方反应这是白糖又买到假蜜。很多人会说我从超市买的大品牌的蜜怎么没有结晶呢?你难道比大品牌还有权威,明确的告诉那些认为不结晶蜜是好蜜的。因为超市里的蜂蜜都是收购的水蜜他们都是回去经过高温(能达到70-80度)脱水浓缩,你们买的是浓缩蜜只要蜂蜜浓缩破坏了结晶核蜂蜜是再也不会结晶的。超市中的蜜明明早就把营养给破坏了,还要在说明中请用温水服用简直是可笑。
其实蜂蜜结晶是要分蜂蜜的种类的,不管什么蜜如果是今年的新蜜没几天就结晶肯定是不对的。槐花蜜的特性是不容易结晶不代表不结晶,槐花蜜放置一段时间可能结一点晶。如果槐花蜜一直放在冰箱里冷藏吃到最后肯定会有一点结晶,这是因为槐花蜜中也含有葡萄糖,这时候就形成了很浓的葡萄糖过饱和溶液所以结晶是正常的。还有槐花蜜开花的时候还有别的花,我们谁也无法控制蜜蜂只采槐花蜜。其实中国最纯的槐花蜜是延安那地方出的水白洋槐蜜,因为那里基本没有花草的植被所以出的蜜很纯就和矿泉水一样白。如果你买的槐花蜜的颜色发红说明里面含有很多杂花。如果槐花蜜很快的结晶是因为他们冬天在南方过冬采的油菜花蜜,他们没有把蜂箱里的油菜花蜜摇出来直接到北方采槐花蜜,他们把油菜花蜜当好槐花蜜卖。
因为油菜花和槐花蜜的颜色很相近油菜花蜜是蜜里最容易结晶之一,如果有买的槐花蜜很快出现结晶里面肯定有油菜花蜜。为什么油菜花蜜他们要掺在别的蜜里面呢?因为油菜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根系不发达同时生长周期短所以蜜中营养成分差口感自然就不行,同时油菜花要打药还有药残。槐花蜜、荆条蜜是木本的灌木通过几十年的生长根系比较发达,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无机盐等计较多。这是为什么我教的大家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中齁嗓子的那种物质,同时这些植物一年就开一次花。同时它们都是野外生长药物残几乎没有。
荆条蜜是比较容易结晶的,但是荆条蜜结晶是有条件的。如果是新蜜放了冰箱里很快就结晶了也不正常,必须过一段时间但是结晶必须是细腻并且是均匀的(如图五)。但是如果一瓶蜂蜜放在常温下又密封的很好如果出现了很多结晶是不对的,荆条蜜的饱和溶液需要条件的前面说的很细了不说了。
图五这一种是标准的荆条蜜结晶的样子,以后看到这样的结晶不要以为是糖。这样的是正常的但是结晶必须是细腻并且是均匀的
图六荆条蜜密封常温下正常的结晶,只有瓶底少量结晶
图七荆条蜜每次吃完都放在冰箱里冷藏结晶的状态
图八这样的蜂蜜就不行结晶也不均匀,颗粒也比较大并且也不细腻,这种蜜就是发酵了
槐花蜜在不同条件下结晶的状态
图九左下角图片是结晶状态,右下角是为结晶前的状态
图十是槐花蜜每次吃完都放冰箱冷藏保存的结晶状态
再说一下经过蜜蜂酿造转换的糖的结晶状态
图十一是纯糖的一点蜂蜜也没有,这是喂到蜂箱里蜜蜂的转换蜜。超市里大多数含这种蜜,这种蜜在中国就不是假蜜。在世界上也不是加蜜出口美国欧盟都达标,但是这个蜜只是甜不齁人这是和真蜜的最主要区别。谁家有这样的蜂蜜我建议找懂蜂蜜的看一下再吃。
图十二是槐花流蜜之前摇出的纯糖在不同时间下不同的状态
第五招大家一定要看好了啊!!!!!!!!就是真蜜不是很甜但是很齁嗓子花香味也浓。什么是齁嗓子呢就是老人常说的小孩不要喝蜂蜜喝多别叫它齁出喉来。我一直认为品蜜如同品酒,这种齁嗓子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喝蜂蜜的人别的学不会这个必须的学会,不然你们以后还吃假蜜。这一招好像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不能作假的方法,到底蜂蜜这个齁人的感觉是什么样感觉呢?齁人其实是有点杀嗓子的那种感觉,这个齁人就是有点咸有点辣有点酸的那种感觉不同的人感觉稍微有点差别。那大家怎么找蜂蜜这种齁人的感觉呢?这种方法一定不要喝水大家用个勺子挖多一些蜂蜜放到嘴里然后用舌头挑着往嗓子里咽你们就发现这种感觉了。这时候一定要品除了糖的甜味之外的感觉,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弄很多白糖放嘴里也可以熬一下放嘴里尝一下齁人吗?答案是不齁人只是感觉很甜,你再对比一下蜂蜜,你们就恍然大悟了。我再细说一下,先说经过蜜蜂转换的纯糖转换蜜(如图十一),这种蜂蜜吃在嘴里只是感觉很甜连最基本的花香味都没有,更不用说喉嗓子的那种感觉了。
再尝一下我冬天喂得糖摇出来的蜜,很多人吃槐花蜜基本上都是这种蜜的(如图二)。这种蜂蜜里含有10%左右的蜜还有90%的糖,这一种假蜜放在嘴你就感觉也很甜但是有点花香味了还有点齁人的感觉了。
再尝一下新的纯的荆条蜜(如图三),这种蜜吃在嘴里你就感觉甜的比纯糖的差,但是这个蜜到了嗓子眼很齁人特别厉害花香味也很纯。
还有这一点内容大家要看好了这些很重要!!!!!!!!!为什么说咱们说鉴别蜂蜜这种齁人的感觉是临时发现的鉴别蜂蜜真假的最好的方法呢?大家有没有纳闷为什么经过蜜蜂转换的纯糖蜜(这种蜜已经和真蜜没有什么区别了只缺齁嗓子的这种感觉)的蜂蜜就没有齁人的感觉呢?真正的蜂蜜竟然有齁人的那种感觉呢?其实我考虑了很久才想明白这种齁人的东西是对人体最有好处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齁人的物质就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那些微量元素比如钙铁锌硒等等的元素,还有一些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科学家研究蜂蜜中含有很多人类无法从日常生活中食物中获得的微量元素,其实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是这些辣嗓子的这些营养,咱喝蜂蜜就是为了喝这个。这也是为什么常年喝蜂蜜的人不容易感冒就是因为补充了人体中缺少的微量元素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力。蜂蜜是好东西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对。
第六招化学反应。如果蜂蜜中含有淀粉加入碘酒变蓝这是测蜂蜜中含有淀粉吗?如果蜂蜜中含有糖稀加入酒精会变成絮状物,如果真蜂蜜没有变化。如果蜂蜜中有蔗糖加入亚硝酸银如果蜂蜜变色说明里面有蔗糖,真蜂蜜是不变化的。
很多人怎么会说你怎么只教了这几种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呢?其实我那些没有教大家的方法都是假的鉴别蜂蜜的方法都是为了误导消费者去买假蜜的,我人什么要这样说呢?很多人都会说我那是在中央电视台上看的,你难道比那个还权威吗?那我问中央电视台的他们会养蜜蜂吗?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是真的吗?他们也是听别人说的怎么鉴别蜂蜜真假,那些所谓的专家只能呵呵了,他们都是为假蜜服务的不然那么多假蜜怎么卖出去呢?你们想过没有吗?为什么中国的假蜜那么多呢?其实是中国的蜂蜜国标就是一个假的,所以想在的假蜜才能合法。这是根源问题,根源解决不了永远有假蜜。我就说一下几种假的鉴别蜂蜜的方法:
1.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方法用矿泉水瓶子晃看泡沫的多少,其实这种方法很误导消费者。其实这个方法只能鉴别是不是糖稀勾兑的和是不是糖水。但是糖的转换蜜也能起泡沫很多人照着这个方法买到的是糖。下面这是我做的实验:
图十三从左起往右:
第一瓶是冬天没有蜜时喂糖的转换蜂蜜这是槐花流蜜之前摇出来的糖也含有一点蜂蜜只不过很少
第二瓶是从市场上买的不纯的荆条蜜,他们掺了什么假还真不知道
第三瓶是纯糖的转换蜜但是一点蜂蜜也没有
第四瓶是当年的荆条蜜就是现在卖的这批蜜
第五瓶是上一年我家自己产的荆条蜜
补充:图片中缺少纯糖水的实验当时没有做,因为我知道没有泡沫,有些人问以后做的结果一点泡沫也没有我总结一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只能鉴别勾兑的蜂蜜例如用糖稀勾兑的蜂蜜,但是不能鉴别喂糖的经过蜜蜂转换的蜂蜜。这个方法是不管作用的。
这些摇晃产生的气泡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我百度的:
(1)蜂蜜在加摇会起泡,主要是蜂蜜中过氧化氢所起的作用,人们在蜂蜜中加水以后,它所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就会一成一些过氧过氢,而且这种物质在人们摇动的过程中,就会生成一些氧气,这些氧气在杯子中的呈现方式就是一些大小不等的气泡,因此过氧过氢是蜂蜜加水摇起泡的主要成分。(2)蜂蜜中的蛋白质也是蜂蜜加水摇起泡的重要原因,因为蜂蜜中的蛋白质数量很多高达三种,它们平时是以胶质的形态在蜂蜜中存在,在加入水以后,这些胶质就会分解,在人们摇动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气泡。(3)蜂蜜颜色的深浅不同,所含有蛋白质的数量也不同,浅色蜂蜜中的蛋白质数量最多,在加水后摇动时产生的泡泡数量就会多一些,而深色蜂蜜中的蛋白质数量比较少,在加水后摇动时产生的气泡就会少一样,但是气泡产生数量的多少与蜂蜜的质量是没有太大多关系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2.把蜂蜜水滴到卫生纸上看印吗?这个只能看蜂蜜的含水量量,不能鉴别真假,浓缩蜜肯定不印,原蜜肯定有点印。
3.看蜂蜜拉丝,喂上糖的蜂蜜拉丝也很好,浓缩蜜的拉丝更好。没有经过浓缩的蜂蜜不会拉很长的丝,好蜂蜜都是有点稀的
4.用手撵结晶,只要喂糖的蜜转换完全,结晶会和真蜜一样。所以撵是撵不出来的。
我的文化水平有限,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