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蜜?说说那些蜂蜜的“别名”!现在,冬至已过,秦岭太白这边早几日就已经是白雪皑皑。闲来无事,跟大家唠唠市面上少见的一种蜂蜜——冬蜜。首先,顾名思义,冬蜜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冬天采的蜜,无论是土蜂蜜还是意蜂蜜都可以有冬蜜。但是,秦岭是没有冬蜜的,还没进十二月,大雪封山,别说花了,树都找不到绿的,哪里还能采一波蜜。再者说,温度太低蜜蜂都不愿意出来,我们还要时常上山给它们做一些保温措施,能保证来年开春维持强群就不错了,冬蜜是想都不会想的。在岭南,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冬蜜可以算得上是蜂蜜的主打招牌了。南方温度比较高,相较于北方冬季的动不动就大雪漫天,南方到了冬季也只会让人有些凉意。所以,在南方,有不少花的花期是在冬季,这就给冬蜜的形成创造了蜜源条件。而冬蜜之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鹅掌柴花蜜,又叫鸭脚木蜜。因为鸭脚木的皮和跟可以入药,对体内湿气重、咽喉肿痛等有一些效果,所以也有人觉得这种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很多人看来,冬蜜是要好过其他三季所产蜂蜜的。一说是冬季含水量低,花粉含量高,营养价值高。一说是冬蜜的蜜源都属于野生类植被,多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更加天然。而事实上,冬蜜只能算是依照季节划分而来的一种蜜名,和单花蜜以及百花蜜相似。而蜂蜜的营养价值和蜜源有关。就以秦地原品为例,蜜源来自秦岭太白,中华五大药山之首。蜜蜂的采蜜对象多是三七、黑枸杞、山茱萸之类的中草药,在每年八月割蜜的时候蜂场除了蜜香之外还能闻到一种淡淡的药香。除此之外,蜜的好坏其实还是要看养蜂人的良心。有蜜就割不仅有伤天和,更会造成最后的蜜成熟度不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酵的后果。良心的蜂农都会保证割的蜜都是成熟的封盖蜜,不需浓缩,最大程度的保留蜂蜜的天然程度。这些其实是市场的两极分化,也是老生常谈的事。但是,劣币驱逐良币是市场的正常现象,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市面上的蜜没有好蜜。这也是养蜂人的悲哀吧,只能想出以各种与众不同的“别名”来获取更多的眼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