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里,我不知道,许多植物其实是既可以长在土里也可以仅仅靠喝水就能存活的。
在我对植物有限的认知里,一直以为,除了莲花荷花这样的水生植物,其它花草都应该是栽种在土壤里的,直至差不多二十年前见到一株养在透明的玻璃花瓶里的阔叶植物才改变了我的认知。
那株植物具体叫什么名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大大的油绿的叶片柔曼地舒展着,一根根弯曲的根系在水里盘绕着,透过葫芦状的玻璃瓶璧看进去,格外有一种疏离淡雅的美感,于是我也了解到,原来,许多土生的植物也是可以养在水中的,而且,在水中,植物会呈现出一份别样的美感。
后来,自己也尝试着将花草放到水里培植,虽然有养活的也有没养好的,但总体感觉比起用土壤栽种植物,水培似乎更容易成活,而且又干净,还简单、省事,一捧清水、一件容器,省却了许多打理的烦恼,特别适合如我这般既喜欢办公室里有一些花花草草作为生机盎然的点缀,又不愿意被栽种花草需要的换盆、换土、施肥、杀虫这诸多琐事缠绕的“懒人”。植物强大的生命力,让我等“懒人”不必费很多的心力就能享受到美丽的花草对办公环境的美化带来的轻松愉悦。
这只淡蓝色的小花盆,一开始原本是种植了满满一盆多肉,但因为无孔的花盆透水性不好,没有多久,花盆里的多肉,要么因为吸收了过多的水分枝干长得很长,歪歪斜斜地几匹叶片伶仃地挂在枝干上,整体没有了形状;要么叶片脱落让多肉成了“没肉”,完全没有了刚开始时肉嘟嘟的萌样,无奈,只好全部清理掉。
但花盆雅致又好看,想着闲置着也是浪费,于是将它洗净展现出它被泥土遮盖的美丽,邀来了这株小小的巴西木,没有漏水孔且浅浅的小圆盆,盛上一些水,正好适合用来放置这圆壮的小巴西木。
这截巴西木刚来到我办公室时,只是在粗硬的木桩上有几个小小的芽孢,如今,几个月过去,原来小小的芽孢长成了绿叶,虽然生长缓慢,但也颇具形态,盎然着,有着勃勃的生机,那绿中镶嵌着鹅黄的叶与圆拙的木桩形成反差,衬着雅致的花盆,有一份朴拙的美感,我只需在盆里放上足够的水,尽可以许多日子都不用打理它,任它兀自舒展生命的姿态。
而养吊兰的“花瓶”曾是用来喝水的杯子,杯盖被我不小心掉到地上摔坏后,杯子便被收进柜子里束之高阁,极少再使用,那一日,想种几株吊兰但又没有现成的花盆和泥土,便想着放入杯子里以水为居,倒正好可以物尽其用。而那柔美细长的绿叶与红色圆润的杯身倒也正好相得益彰,色彩和形状都很是搭配。
养绿萝的小玻璃瓶原本是一株粉色风信子的家,风信子过了花期随风而去后,小玻璃瓶便改作了绿萝的居住地,绿萝养过几茬,但目前只有这一枝的形态最为繁茂兼洒脱大气,当然,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从朋友那得到的这枝绿箩,原本就品相优良。
这一枝鸭掌木,是一株鸭掌木的硕果仅存。原来的植株反复遭虫害,治了许多次都无法彻底清除,甚至将全部的枝叶修剪掉只剩下木桩后,重新长出的新枝叶依然没躲过再次被虫害侵扰,密密麻麻不知名的小虫布满全株,看得我头皮发麻,关键是还通过空气传染到同放窗边的其它几盆花草,无奈,只好放弃。
那天清理完毕准备全株丢弃之时,因为养了这么些年竟然有些不舍,想起来曾看到网上说鸭掌木也是可以水培的,于是仔细挑选出这一枝看上去叶片还算健康的,将附着在叶片上的无名小虫用消毒纸巾擦干净,正好有这个原本装玫瑰花茶的小塑料瓶,盛上清水将它放在水中养护起来,细高的瓶身和呈伞状展开的叶片放在一起,别说,也还挺般配。
但愿迁移到水中的鸭掌木不再长虫,以延续与我多年的相伴。
这株有着美丽粉色叶子的植物,是和小小的巴西木一起“驾到”的。当巴西木还只是光秃秃的“丑小鸭”时,它就已经是姿态婆娑了。它的叶很美,而它在水中的根,也兼具观赏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吉利红,这倒是和它色泽美丽的叶片、舒展优雅的形态很相符合,看上去,既端庄,又喜气。
但若论资历,还是住在这个玻璃花瓶里的红掌,历史最为久远。经常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