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五月天,福建、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特有的龙眼蜜等随着花期的转移而陆续上市。日前,笔者了探访福建省永春县大埔山养蜂场“追着花儿跑的人”——杨贵铂和他设在福建泉州清源山下的养蜂场,记录下他与“甜蜜事业”的点滴情怀。
蜂场的日常——追着花儿奔跑
杨贵铂的蜂场在一片茂密的龙眼林中。到达蜂场之后,只见他娴熟地从群蜂蠕动的蜂箱中取出蜜巢板,检查蜜巢是否成熟、封盖。对挑出的已经酿造成熟的蜜巢,杨贵铂用刀切掉上面的封盖蜡,然后放进摇蜜机将蜜巢里的蜜汁甩到桶中,再过滤掉残留的蜂蜡渣装桶待售。
“看,足足41度,和昨天收割的一样。”杨贵铂往波美仪沾上刚刚收割的蜂蜜观测后兴奋地说,今年天色好,这里龙眼蜜的蜜度也提高了许多,往年多在39度上下,一般不超过40度。
“前阵采荔枝蜜、最近采龙眼蜜,接下去就搬回老家的蜂场收夏天山间的百花蜜,冬季就老家山上的收鸭掌木等野生花开,就又有冬蜜收了,一年可以收四批。”杨贵铂介绍,自己16岁就辍学跟着父亲学习养蜂,20多年了,除了养蜂,没有从事过其他职业。除了收割蜂蜜,平日里杨贵铂还得查看蜂场,以防止“意蜂”入侵、蜂群孵化繁殖,并在日常做些修补蜂箱的工作。
看到杨贵铂手上有多处黑点疤痕疑似蜜蜂蜇的伤疤,笔者问养蜂的日子是否无聊?杨贵铂搓了搓手低着头说,平时戴着手套作业没有手感,不小心就容易把蜜蜂给压死,这些蜜蜂都是他的“小兄弟”,只要它们好好的,日子虽是“单调些”,也不乏生机一片。有一次外出回来,发现有部分蜂箱被丢弃到路边,成群的工蜂顿时找不到自己的“家”而四次乱窜,自己的心比被蜂蜇还痛。
养蜂的本分——用纯正的生态蜂蜜应对恶意竞争
“现在最愁的就是销售渠道,每季(批)蜂场能生产出几百到一千多斤纯正成熟的生态蜂蜜,受不成熟的水蜜或参假蜂蜜冲击,我们的成本较高,这么好的蜜,价格太低,除非急用钱,实在是舍不得卖。”杨贵铂说。
他表示市场上销售的蜂蜜,有不少是将酿造的不成熟的水蜜、靠蒸发来提高美波度的所谓“工业蜜”、甚至是用糖浆等生产成的“假蜂蜜”。这些“蜂蜜”虽说不具成熟蜂蜜的营养价值,但售价低廉,甚至便宜到每斤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大多数不知情的民众很容易选择“假蜂蜜”,收购蜂蜜的商贩也以此为由不断压低价格。自己对互联网技术又基本上不懂,想通过网络销售存在许多壁垒,蜂场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自己上门来的识货的老主顾和转介绍来的客户。
杨贵铂展示了用矿泉水简单直观验证假蜂蜜的方法:往未满的矿泉水中倒入蜂蜜来回摇动,会产生泡沫,泡沫很快便消失、无挂壁现象的,可以判断为假蜜。另有方法,纯正的蜂蜜因含水量低,质感黏稠,将密封好的蜜瓶倒置,会发现在瓶口处的空气很难上浮。
“以前老家只有我们一家专业养蜂,这些年多出了七八家专业养蜂的人家,虽然市场竞争比较大,但是我们一致认为要坚持做好蜂蜜的品质保障,坚守生态食品应有的道德底线。”杨贵铂说。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村、镇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老家的蜂农们也正抱团起来筹建起自己的养蜂专业合作社,走有品质保障、品牌发展路线。
文章来源:市场信息报,部分有删改。今日编辑:晁海娟你可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