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们爱偷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儿时我们爱偷。但我要立即指出的是,对儿时的偷我没有罪恶感,相反,我认为是一种乐趣、游戏。这里面的差别是,是否为谋生而偷。我由此联想到今天搞得很吃力又不得要领的素质教育,我以为我们儿时的“偷”某种意义上就是素质教育,因为它有益于心智。

我的儿童光阴是上世纪的60年代,读书松弛、物质贫乏是我们生活的大背景。儿时我们不懂“策划”,不懂“兵不厌诈”,“声东击西”,“障眼法”等谋略,但我们偷的行为都不自觉应用了这些计谋。

话说儿时我们是怎样偷的呢?

01故事一:

轴承对我们非常有价值,我们用它来制作三个轮子的有方向盘的“板板车”,在当时不易搞到。一天,我们见一个比我们小3岁的圈外同伴手头有一个很扎眼的轴承,我们称“蛋盘”。我们几个小伙伴迫不及待商量如何把它变成我们的。枪是不行的,他会哭闹。我们决定智取。在我们头碰头如此这般后,临到天黑,我们诓那个小伙伴带蛋盘出来玩。我们的玩法是:随便朝任何方向滚(扔),然后奔过去捡起来又滚。如此循环多次后的最后一次——我们故意朝地形比较复杂的角落滚,然后一窝蜂奔过去,那个拥有蛋盘的小伙伴肯定跑得比我们慢,我们之中的一个伙伴率先找到蛋盘揣在兜里,然后大家装着很认真地寻找,半天找不到还装着很着急的样子。末了我们安慰那个肯定要失去蛋盘的小伙伴,明天白天再来找。不安抚不行,如果他大哭大闹把他父亲引来,就很麻烦。

第二天肯定是找不到,我们又是一阵安慰,还转嫁肯定是有人先我们一步拣去了。

02故事二:

玩具枪我们是自制。一天我们发现有一块木板是制枪的好料。我们玩的环境是机关大院,机关和住宅混合一体,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拿木料大人们要制止。我们偷的办法是:用那木料两人抬着一人,模仿抬轿子做游戏,还摇摆着喊号子,经过值班室时,那个值班的大人竟然成为看客为我们加油。

03故事三:

伙食团的饮事员自作聪明把我们当成免费劳动力,常动员我们剥花生。我们也做出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积极响应——我们已经想好如何偷花生的办法——我们把剥出来的花生米故意掉在地下(有饮事员和我们同剥花生,暗地里监督,不敢直接放进兜里或嘴里)。完毕之后,还得到饮事员一阵表扬,并许诺等某天伙食团打牙祭吃鸭子时,拿鸭脚板奖励我们。我们知道他要搞忘,不过,我们还是做出感激的样子,而且用实际行动再接再厉把“好人好事”做彻底——打扫地上的花生壳,当然用意是收获其中的花生米。在这方面我们是现实主义者,对鸭脚板我们不空想。

我们还有很多摆不完的充满机智、有趣的偷东西的龙门阵。当然,并不是说儿时我们都在偷东西,我们有很多包括恶作剧在内的丰富多彩且有创意的玩法,我能自制枪、汽车等玩具,我今天有能力在家搞点修修补补,我以为都得力于儿时练就的手艺。

我相信社会总是在进步,但就我们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儿童和今天21世纪的儿童比,在机智和动手能力方面,今天的儿童肯定超不过我们的童年。

儿时我们不怎么贪学习,学校和父母都没施加学习的压力,放学后就策划如何玩,为此大家每天聚在一堆出点子,点子获得一致同意即投入玩。这是我们的玩法层出不穷。从今天成长的效果看,我们那批不习功课的伙伴今天并不笨,我们之中很多人后来也有很高的学历,事业有成。

还要补充的是,我并不是建议今天的儿童去偷,今天去偷恐怕性质要变。因为我们的童年和今天的童年环境不同。我之所以欣赏我们儿时偷,其要旨是玩,且玩得开心,玩得有质量,是正宗的“兴趣活动”,虽然我们那时没有这样那样的提法。(作者:杜鸣年3月作品编辑推荐:优投保-何立斌)

编者按:偶尔浏览QQ空间,不经意间读到杜鸣老师的这篇文章!读来倍感亲切、真切!再想起老师独具魅力的胡子和洒脱的背影,感慨颇多,文字闪动的光束犹如近在咫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fb/10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