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人注意57天ldquo废掉r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228/6072023.html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那么排放到海里之后,对海洋有什么危害?在这之后海鲜还能吃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海鲜还能吃吗?

被倾倒入海的核废水将直接影响到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内检测发现,每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有贝克勒尔的铯,放射性最高浓度竟达到每千克样本贝克勒尔,超标18倍。此外,福岛核废水中还含有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在鱼体内的浓度可达正常值的5万倍。如果人吃了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鱼会怎样呢?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水产品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受过量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产品主要通过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途径损伤人体,并以内照射为主。放射性核素经食入后沉积在体内,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也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如果日本将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放到海洋里边,那么我国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渔业也会受影响,鱼类会因为这些核污水导致基因发生改变或者是肉质当中含有毒素。到时候,即使是国产海鲜,只要是在受到核废水污染的水域捕捞或养殖的,肯定会受到污染,不能食用。但从目前来看,海鲜还是可以放心吃的。我国是水产品自给率比较高的国家,年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非常小,我国对水产品进口也有严格的质量把控。

专家:放射性污染不能彻底清除

东京电力公司此前表示,经过处理,核废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没有办法清除。他们会把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然而,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东京电力公司设置了事故放射性废水净化处理装置,用来去除事故放射性废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设置了大量贮罐,用来贮存经处理净化后的废水。但这些经处理后的废水,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

核污水会影响哪些地区?

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

可预见的是,一旦日本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将覆水难收。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核污水将损害人类DNA?

日本围绕排核污水入海的讨论,早在年就开始。政府最近一次提出这一想法,是在年10月。不过,由于想法遭到多方激烈反对,最终未能成行。原本,“核污水”一词已足以引发人们的恐惧。在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尽管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利用专门设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净化核污水,不过此前有报道披露,即使是日方声称已经过滤“处理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残留。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锶-90、钌-、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核废水的影响大概多久之后会减弱?

显然,海洋并不能在短时内把福岛近百万吨的核废水净化掉。我们更担心的是,未来全球海洋都会被日本的核泄漏影响。鱼类是海洋生物的主体,在它们进行跨洋流动时,常常会把自己身上的放射性物质带到另一片干净的海域,并快速让周边海域遭到污染,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年,美国研究人员在距离日本近1万公里外的美国西海岸发现,有蓝鳍金枪鱼竟携带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污染物!这个结果比很多科学家的预想都糟糕得多。那么核废水的影响大概多久之后会减弱?目前没有特别准确的评估。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指出“这对环境的破坏比较深,且是长期的,可能几十年后人们就会看到比较严重的负面后果。”

内陆水产养殖升温

我国是水产品消耗大国,基于数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海鲜产品的消费量,便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而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将达到约36公斤,这与年的数据相比,上涨了约38%。如此庞大的市场,很可能会因日本投放核污水,而被彻底打乱。内陆淡水养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zl/6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