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第二日(第八届中国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南京理工大学~-48公交线路~东南大学(聆听十八个学术报告)早晨七点,离开南京理工大学宾馆。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哈军工炮兵系,有全国高校唯一的火炮陈列馆。可惜平时不开放,我来了这么多次,也没有进过这个陈列馆。南京理工大学原址是总高级步校。更早的前身,好像是日占时期的一所军校。文革时我来住过几个月,那时教职员宿舍都是日式小楼。这个校园,在中山陵正南,南京政府三十年代的城市规划,曾经把这里规划为中央政治区,国民政府办公地。
坐路,转48路,赴东南大学。沿途正是紫金山山麓,是南京最美的公交线路之一。只见森林铺天盖地,花木芬芳浓郁。中国的城市,很少有这样茂密而优美的森林。左侧是灰色的南京城墙,世界最大的古城墙,高大雄伟。右侧是紫金山,茂密的大森林。时不时看到林中的登山木栈道。我曾经两次沿着这条木栈道,攀登了紫金山。
在白马公园换乘48路。进太平门,转入北京东路。也是南京绿化最好的道路之一。黄红绿色,一路伴随。过南京军区北门(五十年代的军事学院,更早是南京政府中央军校,有蒋介石官邸。中日战争期间是日军司令部,一九四五年,日军中国派遣军投降仪式在此举行,冈村宁次向何应钦交了军刀),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中央研究院),南京市政府,鸡鸣寺,八点到达东南大学榴园宾馆。
娶了我订的房间钥匙,然后到楼下会议中心。八点半,报告开始。认真听了八个学术报告,都非常精彩。下午接着听了十个报告。一天里听了十八个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获得大量珍贵的信息,真是一种享受。
南京行第三日:东南大学老建筑~大报恩寺与报恩寺塔~南京盐水鸭~南京城,玻璃城我住在榴园宾馆八楼,从窗户里望过去,可以望见东南大学密密的楼群,看到那个著名的绿色圆顶。东南大学原址是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用的金陵大学校址),更早的前身是两江师范学堂,有几座现代史上的有名建筑。年我来南京大学参加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立仪式,曾经专门到东南大学观赏了这几座老建筑,不过只是看了外貌,未能入内。十四年过去了,我今天住在了东大,再细看一遍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建筑的念头又出来了。
今天大会安排去晨光机器厂(金陵机器局)等老企业考察。我十年前去过晨光,就没有再去,决定还是去看中央大学老建筑和大报恩寺。前天的脚伤还未愈,右脚踝还肿着,于是还是扫了一辆单车。第一个目标是中央大学大礼堂。几分钟就到了。浅灰色,正面是三层,底层三个大门,二三层有四根爱奥尼柱,顶着三角形山花,希腊古典风格。正好大门开着,我就走了进去。门厅很小。过两道门,就是大礼堂内部,首先注意到地板不是平的,而是前端翘起。很少见到这样的设计,也许是为了照顾高耸的看台。抬头环顾,竟然有三层看台,真让我吃惊不小。除了北京人大会堂,好像还未曾见过三层看台的礼堂。查了一下网络,是英国人设计的。年建造,座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礼堂。不过年河南大学大礼堂建成,共有个座位,远远超过了这个礼堂。出来沿着礼堂周边走了一圈。外部景观效果却比较一般,似乎远不如清华大学大礼堂(座位),更不如河南大学大礼堂。我在中央大道上停留了十分钟,细看这座大礼堂,瞻仰它那巨大的绿色圆顶。它周边景观的设计,真是有点凌乱,缺乏一种激情和肃穆,缺乏对这座大礼堂的敬仰之情。清华大学大礼堂、河南大学大礼堂周边都比较开阔,尤其清华礼堂前面有一个大草坪,将清华礼堂衬托得非常醒目,庄严而肃穆,可以明确地感觉到设计者心中洋溢的那种激情。而东南大学大礼堂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喷水池,喷水托盘体量也较大,相比之下,大礼堂就不突出了。而且,东大大礼堂周围种植了一些巨大的法桐,高度远超大礼堂,更降低了礼堂的景观效果。再加上浅灰色外表(清华礼堂是红色),就更不显眼了。
中央大道两边的几座著名建筑(都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书馆,建筑系,信息系,都是欧洲古典式,都有四根爱奥尼柱,正面看都十分壮观。但是细看校园整体景观效果,却有些凌乱,难以引起观众的振奋与共鸣。原因是没有一个视觉中心,几座大楼都自成一体,视点分散。相对于二三十年代美国人设计规划的几座大学校园(燕京、金陵、华西等等),逊色多了。让人感触颇深的是,燕京、金陵、华西等美国人设计的教会大学的建筑都是中国传统风格,都有中式大屋顶,而同一时期的中央大学建筑,却都是西洋风格。沿着宽阔的中央大道往南走,两排高大的法桐,黄叶缤纷。这里据说是电视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外景地之一。旁边有一座巨鼎,是年建校一百周年时,江苏省政府赠送给与中央大学有历史渊源的九所高校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九个大学的校园里,都有一个同样的巨鼎。古铜色,高约三四米,十分醒目。图书馆前,有建筑大师杨廷宝(南阳人,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第一人,与梁思成并称为南杨北梁)和原南京工学院院长、热工专家钱钟韩的半身像。建筑系大楼门厅里,也有杨廷宝刘敦桢童寯等三位大师(中国建筑四杰中的三个。另一位是清华梁思成)的浮雕像。中央大道最南端,就是杨廷宝设计的中央大学正门。也是西洋模式,与校内建筑风格基本一致,有四根巨大的方柱,细部十分精美。整体效果高大而华丽,不愧为中央大学的校门。
下午到闻名遐迩的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参观。也是国家一百个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之一,年竣工开放。几乎完全用玻璃建造的一个遗址展示工程,走在里面,感觉十分奇特。巨塔四周的展厅,内部宽大,遗址醒目突出,效果强烈。坐电梯上报恩寺塔顶端,俯瞰四周。看见巨大的号称世界第一城门的中华门,看见排列整齐的晨光机器厂(原金陵机器局)。钢架玻璃塔,内部构造十分简洁。外部效果好像有一点单调,生冷,似乎不算十分成功的设计。南京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皇家建造的巨大工程,高达78米,外表用琉璃做装饰,是闻名世界的琉璃塔,美丽非凡,号称世界第一塔。许多当年来过南京的洋人都热情赞美过这座奇异的磁塔,是明清时代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
走出大门,回首仰望大报恩寺塔。正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着这座高大的玻璃塔。巨塔熠熠生辉,有一种特殊的景观效果。据说到了夜晚,灯光秀表演开始,那才是新报恩寺塔最辉煌的时刻。离开大报恩寺遗址,来到南京小吃街。要了一碗正宗鸭血粉丝汤,一笼南京汤包,半只盐水鸭(二十六元)。每次来南京,总要品尝一回盐水鸭。我让厨师切成薄片,满满一盒。我吃了几片,满口生香,而且越嚼越香,真是天下美味。餐后,我骑着单车,由南到北,游览南京市容。无数巨塔般的玻璃墙体的新建筑,蓝色,绿色,白色,粉色,点缀着古老的南京城。南京,像是一座玻璃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