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初起往往于躯干、颈部或四肢等处出现皮疼,约2周后相继成批出现较小皮瘆,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以中年和青年人较多。多因内有血热,外感风毒,内外合邪而致。根据其症状,临床上可分血燥型和湿毒型两大类。
1.血燥型:以发病迅速,发展快,皮肤干燥,剧痒,伴有烦躁不宁、口燥咽干、舌红,脉数为特点。
治法: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方药:乌蛇汤加减:生地18克玄参15克苦参18克乌梢蛇12克(先煎)苍耳子12克荆芥9克连翘12克蝉蜕10克黄连9克,水煎服。
生地、玄参、连翘清热凉血;苦参、黄连利湿解毒;乌梢蛇、苍耳子、荆芥、蝉蜕祛风止痒。热盛者可加大黄,以泻热凉血;瘙痒明显者可加白鲜皮。
2.湿毒型: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超过4周以上,皮损色红浸润,多伴有精神疲倦、食纳差,舌苔白膩,脉弦滑为特点。
治法:解毒除湿,清热凉血。
方药:健肤渗湿汤。乌蝇翼(即丁癸草)15克浮萍9克鸭脚木皮15克苍耳子12克黄柏12克卑薢18克半边莲18克生地18克玄参15克,水煎服。
方中乌蝇翼、鸭脚木皮清热利湿解毒:浮萍、苍耳子法风止痒,黄柏、半边莲解毒清热;生地、玄参清热凉血;萆薢清利湿热。
外洗方: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野菊25克金银花30克苦参60克白芷15克大菖蒲10克白鲜皮15克。
病例介绍:
梁某,女,30岁。
患者于本年1月发现两胁部起2块环形皮珍,色红有薄鳞屑,瘙痒感明显,几天后相继发现前胸、后背、四肢密布同样皮损,医院皮肤科确诊为“玫瑰糠疹”。用“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及“普鲁卡因,醋酸可的松”等药穴位注射,效果不明显,遂来我科诊治。
:
舌苔薄白而腻,脉弦滑;躯干和四肢皮损呈环形
椭圆形皮疹,色红浸润,表面有微薄鳞屑,胸背部皮损范围较大。
外感湿邪,血热蕴毒,发于腠理
『治法】
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生地黄18克玄参18克苦参18克苍耳子12克
荆芥10克连翘12克蝉蜕6克黄柏9克
鸭脚木皮18克半边莲18克,水煎服,4剂。
复诊:服上方后,皮损红色明显消退,痒感减轻。于上方中加入地肤子18克、白鲜皮12克,继服7剂。
三诊:大部分皮损消退,呈现淡红色半环状皮损,中心消退,边缘有浸润,痒感已不明显,苔白,脉缓。
改用清热凉血,除湿止痒为法。
丹皮12克生地18克。玄参12克连翘12克苦参18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8克苍耳子1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
四诊:上方连续服半个月,皮报全部消退,呈色素沉着,临床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