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里的养蜂女能人

藤县藤州镇车塘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使村里涌现出像养蜂大户黄华清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她在带头养蜂致富的同时,也带动村里几十个农户养殖,其中有5户是贫困户。

黄华清在钻研养蜂技术

百香果架下的蜜蜂

房前屋后都是蜂

11月23日,笔者慕名走进车塘村马培组采访。走进黄华清的家,只见这里四面环山,房前屋后和房顶上都摆放着一箱箱蜜蜂,蜂箱上面搭起了棚架,并种上百香果,绿油油一大片,蜜蜂在上面采花,百香果从棚架上吊下来。黄华清告诉我们,搭棚种果既能给蜂箱遮阴,方便蜜蜂就近采花,还能收获水果,她准备今年全部搭棚种果。

果香蜜甜

摇蜜啦

夫唱妇随

准备摇蜜了,只见黄华清和她的丈夫首先进行全身武装,然后烧起一盘火,烟雾立即弥漫开来。笔者觉得奇怪:为什么要那么多烟?华清告诉我们,蜜蜂鼻子很灵,扇蜜时闻到唐味会从箱里钻出来觅食,还会互相打架,所以用烟的味道盖住蜜的味道,蜜蜂闻到烟味就会老老实实呆在箱子里。

割蜜

开始摇蜂蜜,只见黄华清夫妇轻手轻脚地打开蜂箱,轻轻拉出酿满蜂蜜并粘满蜂蜜的长方型小板拉出来,用小扫把轻轻扫干净粘住的蜜蜂,然后先切掉表面那层腊,再放进半自动的桶里摇出蜜糖。黄华清说:“扇蜜也很讲究,不能摇太快,因为摇太快转晕或甩出里面未成型的幼虫,也不能揺太净糖,要留一半给蜜蜂过冬吃,因为冬天花少。”

镇农技人员现场授课

和工作队员交流后合影

车塘村地处边远山区,是“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级贫困村。俗话说靠山吃山,10年前,黄华清经过市场调查,结合村里漫山遍野的山花的有利养蜂条件,认为养殖蜜蜂前景广阔,便决定进行养殖。说做就做,她从外面买回了72箱蜂,以为顺其自然地养就可以了,可没想到蜜蜂都飞回大自然中去了,只剩下20来箱,损失非常大。她看着剩下的蜜蜂,心情非常低落,吃不好睡不好,同时意识到不懂技术,照搬过去的传统养殖方式是不行的。黄华清并没放弃,一边买回科学养蜂技术书籍钻研,一边到外村向养蜂户实地学习,四处奔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到外面购买蜜蜂50多箱,利用学到的科学方法管理,自己培育蜂王,分蜂,逐步扩大到现在近箱蜜蜂。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尝试,越挫越勇,从最初一无所知的新手到今天的养殖能手。

“冬天正是山上鸭脚木花盛开时,只要天气晴朗,辛勒的小蜜蜂就从早到晚追花夺蜜在花丛中。摇蜜时那种丰收的喜悦,辛勤并快乐着!”黄华清指着漫山的鸭脚木吿诉我们。

在黄华清合作社举办养蜂学习班

每年过完冬季,接下来春天就是采酿百花蜜时节。到了三月荔枝花盛开,黄华清的蜂场就转移到外面荔枝园,采酿荔技蜜。荔技花结束后,继续转移到别处龙眼园,采酿龙眼蜜。蜂场追花采蜜一年又一年,都留下黄华清夫妇俩的足迹。

目前,黄华清的养蜂生意越做越大,每年产优质纯正蜂蜜多斤,收入10万元,产品销往福建等全国各地。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养蜂脱贫,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黄华清设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养蜂业。今年10月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请来藤州镇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在她的蜂场实地传授养蜂技术,帮助贫困户养蜂增收脱贫。

图文/编辑:徐凤英

主编:卢渭琼

审核:胡朝豪

出品:藤州镇人民政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xj/6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