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膳食
1.限制盐的摄入量。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每日应减至6g以下。
2.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3.限制脂肪的摄入。可达到降低血浆胆固醇,防止中风等作用。
4.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对降低血压有作用。如:高血压合并肾病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5.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得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等。
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二、适量运动
1、最好是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2、运动时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3、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4、切勿空腹进行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三、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加重。
大量饮酒,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四、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降低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小儿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全年约增长25厘米。1岁以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约增长10厘米。2岁以后增长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2-3岁小儿身高计算公式:身高=年龄*6+77厘米。如果2岁孩子的身高在一年里几乎没怎么增加,应提高警惕,医院检查,排除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问题。
五、高血压病人应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心情愉快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六、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防止血压反跳。
3、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4、学会自测血压。
5、当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压波动大,出现眼花,头晕,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高于农村。
什么是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
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
舒张压80-89mmhg
文:广医六院康复医学科护理组
图:网络
编辑:尹家梁
审核:张丽丽
广医六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