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52岁大叔酿蜜,酿

故事开篇:

早饭过后,骑车进山,开启一天的养蜂工作,直到傍晚才戴月而归。这是惠州博罗县黄山洞村李文华的日常生活,忙碌而充实。回到家中,看着房里几十桶蜂蜜,52岁的李文华甜滋滋地笑着。

笑容背后,藏着一段坎坷的人生境遇。

年,李文华夫妇在驾驶摩托车的途被大货车撞倒,不幸致残。遭遇意外后,正在读书的小儿子出来赚钱养家,不料也发生交通事故。一家六口人,年迈的父母卧病在床,大儿子正是读书用钱之时,失去主要劳动力的家庭一下子就坍塌了。年,李文华一家被当地纳入贫困户,日子过得很窘迫。

年10月,根据当地政府扶贫工作要求,农行惠州分行黄军红到黄山洞村担任驻村干部。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黄军红的心被李文华一家坎坷的经历深深地揪住。“这家人老实本分,很勤劳,没办法做事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打击。”黄军红决定帮李文华一家找回生活的信心。当了解到李文华具有一定养蜂能力,黄山洞村鸭脚木资源比较丰富时,黄军红很快为李文华制定了脱贫计划,鼓励李文华养蜂创业,并积极发动农行的同事为李文华捐款,作为采购蜂箱的启动资金。

年,李文华一家开始了养蜂事业。虽然有过养蜂的经历,但李文华还是遇到了困难。“之前用的是老人教的‘土办法’,但蜂群活动自由,很难留住蜂皇。原来有30多箱蜜蜂,蜂皇一走就少了3箱。”李文华无奈地说。得知李文华养蜂遇到瓶颈后,黄军红特意从广州请来养蜂专家,鼓励李文华积极参加培训,掌握专业知识。经过学习,留不住蜂皇的难题迎刃而解,李文华对养蜂有了更多自信,养蜂技能也大大提升。慢慢地,李文华一家人自食其力,逐渐向着阳光走了出来。

鸭脚木是当地的盛产,用鸭脚木花酿出的蜜浓而不腻,带有鸭脚木花特有的清香,饮后回甘独特。然而,常居深山,依靠传统的销售途径很难卖出去,这让李文华束手无策。“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帮他拓宽销路,不仅发动农行员工和企业客户来购买,也推荐到县里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不少客人在品尝过后都表示要继续回购。”黄军红说。

销路打开了,接下来就是扩大产业、提升产值了,但此时资金紧缺又是一大难题。为此,农行惠州分行又为李文华发放了5万元免担保、免抵押的全额贴息扶贫贷款。如今,李文华的养蜂已扩大到箱。“一箱蜜蜂可以产11公斤蜂蜜,一年可以产公斤,春蜜一公斤30~40元,冬蜜一公斤元。现在两个儿子也都出去工作了,算下来,我们家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在元左右。”李文华算了笔账。

就这样,在农行惠州分行的帮助下,李文华一家脱贫出列,一家六口也从泥砖房搬到了新建的楼房。经历过坎坷命运,得到过爱心帮助,李文华内心满是感激:“以后,我要养好蜂,酿出更好的蜂蜜,让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往期精彩回顾▼小小肠粉店,承载全家人的幸福采茶能手“金姐”的小确幸

素材来源:省行办公室、惠州分行

责编:省行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pf/3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