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习性知多少教学设计

白淀风 http://pf.39.net/bdfyy/

第四课动物习性知多少

——细致观察介绍全面

曲阜宫丽丽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习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小动物的习性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1.使学生能抓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来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2.抓住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样子、特点等描写它们的生活习性。运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来教学本课。课件、图片

导言:欢迎大家走进笔畅情境动漫作文课堂,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笔畅作文,下笔有神;走进我们,不愁作文。yeah!”

第一课时

第一站:笑迎畅畅——来来来(导入环节:-5分钟左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生: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刺猬、小兔子……

师: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平时都喜欢吃什么?怎样觅食?怎样睡觉?怎样活动?它们有什么喜好吗?

生:我知道小猫喜欢吃老鼠、鱼,它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

生:我知道小白兔喜欢吃萝卜和青菜,走路时蹦蹦跳跳的很可爱。

师:大家说得不错,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

第二站:畅畅支招——快快快Ⅰ、作文秘诀嘉年华。(新授环节40分钟左右)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如果见了惹人喜爱的小狗、小猫都会忍不住摸一摸它,甚至抱一抱它,如果让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会怎么介绍呢?

生:我会告诉大家小动物的名字。

生:我会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它的毛、尾巴、眼睛、耳朵等。

生:我会介绍它喜欢吃什么?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他会向大家介绍这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其实就是介绍动物的习性,那什么是动物的习性呢?

生:我知道,就是这个动物都喜欢干什么。

师:你只答对了一部分,动物习性就是指动物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怎样觅食、怎样睡觉、怎样喝水以及动物的喜好等。(出示课件)

师:我们在描写动物的习性时,不一定按照这个“动物习性”的概念全部介绍出来,同学们要抓住最能表现这个动物的习性描写即可。

师:怎样才能写好动物习性呢?老师这儿有个技巧,我们先来看技巧1。

技巧一:动物习性描写要“看”

看是指要仔细观察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吃食睡觉的样子,以及如何玩耍、嬉戏等。(出示课件)

师:我们要想了解清楚每个动物的习性,首先要做到仔细观察,观察动物习性时,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同学们可以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小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如何捕食的,如何嬉戏玩耍的,和其它动物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写作时可以抓住你所熟悉的一点或两点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

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段文字:

(出示课件)

例1:过了一会儿,一只壁虎从墙南边爬过来,越爬越快。只见它的四只脚紧紧地贴在墙上。后来越爬越慢,离昆虫有一尺多远,它突然停下来,然后爬得非常慢,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它移动的,离昆虫有半尺时,停下来,突然,它张开嘴巴,伸出长舌头,一下子就把蚊子吞到肚子里,真是一个“捕虫小能手”。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写了哪个小动物在干什么?

生:写了壁虎是怎样捕食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段文字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壁虎捕食的过程。

师:请大家再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壁虎捕食的?

生:作者先观察到壁虎爬得越来越快,离昆虫越来越近时它放慢了速度,它很聪明,怕把昆虫吓跑了。

生:就在距离昆虫一尺多远时,它突然停下来,然后爬得非常慢,直至快接近昆虫时才停下来,张开嘴巴,伸出长舌把蚊子吃了。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小壁虎先是“快”,然后“突然停下来”,再悄悄地靠近,最后等到离昆虫很近的时候,突然“出击”,正是由于小作者的仔细观察,才能将壁虎捕食的过程描写的如此精彩。

师:要写好小动物的习性,除了仔细观察外,还要注意什么?

生:要知道小动物喜欢吃什么?怎样觅食?怎样睡觉?怎样活动?

师:对。要熟练掌握一些小动物习性的基本常识,比如狗的嗅觉特别灵敏,所以每当它接触到新鲜事物时总是喜欢先“闻一闻”,热的时候它会伸长舌头,通过舌头散热;小猫咪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而且走路时悄无声息;小白兔则是喜欢蹦蹦跳跳的走路,吃东西的时候用牙齿一点点的啃着吃。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出示课件)

例2:这种动物十分敏捷,它的脚掌生有肥厚而柔软的肉垫,走路悄无声息。它不但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

师:你猜出这个小动物是谁了吗?

生:是小猫咪。

师:从哪儿猜出来的?

生:脚掌上有肥厚而柔软的肉垫,走路悄无声息。

师:你说得非常好!小猫咪的脚掌上有肥厚而柔软的肉垫”这是只有仔细观察后才能发现的,这说明作者对猫咪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师:同学们除了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习性,还应掌握一些我们知道但不常接触的小动物习性,这样能够避免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哪位同学还了解其它小动物?

生:我知道松鼠为典型的树栖鼠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欢在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松鼠有贮藏食物的习惯。

生:我知道啄木鸟嘴坚、舌长、尾巴硬,生活在森林,喜欢在大树上啄木捉虫。

师:描写好动物习性除了要“看”之外,还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来看技巧二。

技巧二:动物习性描写要“准”。

准就是准确地描写动物的习性,这样才能突出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出示课件)

师:由于每个动物所生存的环境不一样,因此动物的体形、身体结构、吃食等会有所区别,习性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动物凶残好斗,有的动物很懒不愿意活动,有的动物则喜欢黑暗。下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出示课件)

例1:小松鼠吃饭时很有趣,他们总是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进嘴里。吃玉米时,他们可是手脚并用把玉米粒拿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还只吃肉不吃皮。并且他们这吃一点那吃一点,真是“猴子搬包谷”的写照。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他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卷着。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声音他们便会立即醒来。

师:下面请大家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写了哪个小动物在干什么?

生:描写了小松鼠是怎样吃东西的。

师:你说的非常清楚。这段文字就是作者对小松鼠怎样吃东西进行了细致准确的观察。

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观察的细致准确?

生:小松鼠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里,吃玉米的时候手脚并用把玉米粒拿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

师: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和别的动物不同。“拿”、“手脚并用”、“慢慢吃”,这些动词准确、形象地描写出了小松鼠吃东西时的状态。

师: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动物,因为品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都是猪,家里饲养的猪和野外生存的野猪有什么不一样?

生:家猪比较温顺,野猪凶猛,还会攻击人。

师:说得很棒!同样我们家里饲养的鸡、鸭和野外生存的鸡、鸭也不一样。不同品种的狗,性格也不一样,有的狗体形大,很安静;有的体型小,很敏感,动不动就狂叫等。我们都知道松鼠是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大家也非常喜欢小松鼠,那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出示课件)

例2: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上,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再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师:这段文字中的松鼠和例1中的松鼠有什么不一样?

生:吃东西和睡觉不一样。

师:对,你的观察力非常强。这两只松鼠一个是人工饲养的,一个是野外的。

师:谁愿意说说这两只松鼠是怎样吃东西和睡觉的?

生:例2中的松鼠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野外的松鼠还喜欢储藏食物。

生:例2中的松鼠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窝搭好了,还再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而例1中的两只小松鼠由于是人工饲养的,已经有现成的窝,他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卷着,所以发出声响就会立刻醒来。

小节:同样都是描写松鼠,但明显例2中的这只松鼠和例1中的松鼠性格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同学们要对动物习性进行准确地描写,这样才能更加突出所描写动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描写动物习性除了要“看”,要“准”之外,还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来看技巧三。

技巧三:动物习性描写要“细”要“活”。

抓住小动物的一些神态、动作等细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才能使小动物形象更加生动。

师:要想写好小动物的习性,除了仔细观察,准确描写之外,还要抓住小动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同时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才能让小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下面我们来看这两段文字:

(出示课件)

例1:小狗豆豆可贪吃了。每当家里吃大骨头时,它闻着香味就跑来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骨头,不时地伸出舌头舔一下嘴巴。我看它那“垂涎欲滴”的样子,忍不住给它一块骨头。它叼起骨头就跑走了,到旁边狼吞虎咽起来。

师:作者是怎样把小狗豆豆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的?

生: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跑、盯、伸、舔、叼)和神态描写(目不转睛)写出了豆豆的贪吃。

师: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通过“垂涎欲滴”“狼吞虎咽”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

(出示课件)

例2:我把一颗颗五颜六色的鱼食投入鱼缸中,本来平静的鱼缸顿时充满了火药味:大鱼抢先游了过来,吞下一颗鱼食。小鱼也不甘示弱,身手敏捷,在混乱的鱼群中穿梭,不时吞下一小颗。突然,来了一条傻傻的小金鱼,怕鱼食被抢光,便一口气吞下了好几颗鱼食,可是被噎住了,于是像发连珠炮似的,一连吐出了好几颗,一条大鱼急忙追过去,趁别的鱼不注意,吞掉了剩下的鱼食,满意地游到一个角落去休息了。

师:作者是怎样表现金鱼“抢食”的这一习性的?

生:通过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抢先”、“吞”、“穿梭”等词语。

师:面对食物时,金鱼行动迅速、敏捷,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写出了金鱼吃食的画面。

师:看来一些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为写好小动物的习性锦上添花。

师总结:

(出示课件)(把第张幻灯片放到12张后面)

动物习性描写要“看”

动物习性描写要“准”。

动物习性描写要“细”要“活”。

第二课时

第三站:畅畅送礼——拿拿拿(10分钟左右)

Ⅰ、“妙笔生花”来总结(结合课件“妙笔生花”之“习作导航塔”)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描写动物的习性,同学们还记从哪几方面来注意吗?

生:我知道,首先要“看”,就是仔细观察。

生:要对动物的习性进行准确的描述。

生:动物习性描写要“细”要“活”。抓住小动物的一些神态、动作等细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描写动物的习性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看看我们如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把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生:好!

(这一部分老师带领学生将本课重点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老师可以先带领同学一起来总结,并画出导图,然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总结,再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习性描写要细看

动物习性描写─├──习性描写要准

└──习性描写要细要活

Ⅱ、“辞海拾贝”勤积累(5分钟左右)(结合课件“辞海拾贝”)

师:看到同学们的总结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了,今天我们主要针对动物习性描写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这不畅畅也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描写动物习性的成语,赶快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活蹦乱跳抓耳挠腮憨厚可爱滑稽可笑呆头呆脑

呲牙咧嘴憨态可掬敏捷轻巧活蹦乱跳一声不响

小巧玲珑闪闪发光摇头摆尾炯炯有神懒洋洋

细嚼慢咽忠心耿耿亲密无间张牙舞爪撒欢儿

第四站:畅畅带路——练练练(0分钟左右)

Ⅰ、教你练魔法。

师:通过做练习不但可以让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而且能熟能生巧,下面我们来进行专项练习,真正做到熟练掌握。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教你练魔法。

(生进行练习题的练习,老师统一讲解)

Ⅱ、笔尖训练营。

平时你仔细观察过哪种小动物呢,它是如何活动、奔跑、吃饭、睡觉、嬉戏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呢?抓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用字左右描述一下,注意语句通顺。通过你的描述看看身边的同学能不能猜出你所描写的是哪种小动物?

(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然后全班交流)

第五站:畅畅伴你——读读读(阅读环节:5分钟左右)

Ⅰ、畅畅伴你读。(可根据课程时间作为课上阅读,也可作为课下阅读布置给学生。)

Ⅱ、读一篇描写小动物的习作,并把描写动物习性的部分画出来。

编辑:张东审核:张泉淼谭冰雪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jiaomua.com/ymjg/9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