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水仙
产于广东潮安风凰乡的条形乌龙茶类。分单丛、浪菜、水仙、雪片四个级别,有天然花香,蜜韵,滋味浓、醇、爽、甘。
潮安茶因主要产区为凤凰乡(广东省原潮安县属),一般以水仙品种结合
地名而称为“凤凰水仙”外形条索肥壮匀整,色泽灰褐乌润。内质香气清香芬芳;汤色清红,滋味浓厚回甘;叶底厚实,红边绿心。
凤凰单丛
产于广东潮安凤凰乡乌岽山茶区的条形乌龙茶。凤凰单丛是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品种(华茶17号)之优异单株,历经数百年历代茶农单株选优、单株培育、单株采制而得名。凤凰各品种当地群众习惯以茶树叶型、树型及其成茶香型来对各种单丛予以冠名,如黄枝香单丛、桂花香单丛、玉兰香单丛、蜜兰香单丛,肉桂香单丛、芝兰香单丛、杏仁香单丛、茉莉香单丛、通天香等。这些香型均是天然香,并非后期加入添加剂。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的凤凰山茶农,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进行“单株培管”、“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制成的茶进行“单株销售”,称为凤凰单丛。单丛茶的正式得名距今大约年。
鲜叶采摘一般在下午进行,不采露水叶、雨水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制成。挺直肥硕,黄褐似鳝鱼皮色,有天然优雅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具特殊山韵蜜味,汤色清澈似茶油,叶底青蒂绿腹红镶边,耐冲泡。
如今,越来越多人被潮州单丛的香韵所折服,迷醉其中,不亦乐乎。所谓喝普洱识普洱,喝单丛学单丛,喜欢一样东西就想要把它研究透。
很多茶迷说,“一入普洱深似海”。普洱茶遍布云南的三个市级区,小产区繁多,其品质各有特色,分类复杂难懂。你以为潮州单丛主要分布在潮安、饶平这两个小小的县级区就很容易懂了吗?
如果潮州单丛跟云南普洱有个对话,那应该是这样的。
云南普洱:“别人都说我们分类复杂,先不说树龄、海拔,单是产区就有大产区、小产区之分,不同山头、不同村寨各有不同。唉!没办法,产区分布广,小产区又多。真羡慕你们产区小的。”
潮州单丛:“开什么玩笑,我们也被吐槽分类复杂了。”
云南普洱:“为什么?你们分布区域那么小。”
潮州单丛:“这你就不知道了,潮州人出了名的是什么?是‘精细’。单丛,单丛,顾名思义,我们是细分到一丛一丛,‘一树一香型’。”
潮州单丛茶按大产区来分,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两类,它们都来源于当地的有性群体种——凤凰水仙。其中,岭头单丛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而凤凰单丛由凤凰水仙中的古树名丛及其无性繁殖的后代组成。岭头单丛因培育而成,单独成一类,而凤凰单丛的分类却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凤凰单丛茶按叶色来分,可分为白叶和乌叶;按树龄来分有老丛、新丛的区别;按成茶焙火类型来分有轻火、重火之分;若按香型来分,可分为蜜兰香、芝兰香、黄枝香、姜花香、杏仁香、玉兰香等等。
有分类就有命名,单丛命名方式有很多种:
第一种
以茶树形态特征命名。譬如仿似某种植物叶形、动物形体、器物形状。根据树形特征的如:大丛茶、过江龙(一枝侧生如过江龙);树姿特征如娘仔伞(如新娘阳伞)、鸡笼“刊”(如罩鸡的竹笼);叶形特征如山茄叶、竹叶、鲫鱼叶;叶面特征如“蛤蛄佬”(叶面凸起如癞蛤蟆皮)等等。
锯剁仔茶枝
第二种
根据茶叶品质特点命名。外形特征如大蝴蜞、大贡骨、丝线茶;香气特征譬如黄枝香、芝兰香、桂花香、姜花香等。滋味特征如杏仁香、杨梅香等。
杨梅叶茶枝
第三种
根据文化特征命名。典故譬如八仙过海、宋种等;史实譬如“棕蓑挟”、兄弟仔等;人物传说譬如乃庆种等;季节特征譬如立夏芝兰等;气象现象譬如雷扣茶等;自然现象例如黑蚂蚁等。
老八仙茶枝
第四种
根据茶树所在地、选育者或者拥有者命名。地名譬如峯门、水路种、岩上珍、凹掘后等;人名譬如忠汉种、向东种等。
第五种
最后一种是复合式命名,地方+香型的有大庵蜜兰香等;人名+香型的有佳常黄枝香等;叶形(叶色)+香型的有赤叶黄枝香等……
有时候同一款茶,会出现不同的名字交错使用的情况,例如锯剁仔单丛是根据茶树叶形特征命名的,它又属于杏仁香型,所以它可以叫锯剁仔单丛,也可以叫杏仁香单丛。又例如“棕蓑挟”以史实命名,它属于黄枝香型,所以它可以叫棕蓑挟单丛,也可以叫黄枝香单丛。
潮州单丛分类精细复杂,名字体系庞大,香型难以辨认,但是即使如此也没有减弱爱茶人对它的热爱。理不清怎么分类,记不住什么名字,辨不出什么香型,那又怎样?喜欢就好,好喝就行。
凤凰茶起源的故事,问起潮州的茶农都可以娓娓道来。
宋朝末年,大宋王朝气数将尽,元朝将士兵临城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带侍从南逃,途径凤凰山,因饥渴难耐,水源难寻,识茶的侍从找到一种树叶,让宋帝嚼食,宋帝顿时生津止渴,一片凤凰茶解救其于危难之中。从此凤凰茶得名“宋茶”,后人称“宋种”。
以前,凤凰单丛在我的眼里只不过是乌龙茶类里面的一个小品类,只是我学习的茶类里面的一个对象而已。曾经听某茶学老师说“喝过千千万万种茶叶,最后唯独钟爱凤凰单丛的香韵”,还记得刚开始习茶的我是那么的不屑一顾,心想是老师夸张罢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喝单丛猜香型成了我的乐趣,蜜兰香、芝兰香、黄枝香、姜花香、杏仁香、玉兰香等等。每喝一款单丛都会跟一茶桌的人一起猜香型,但是很多时候是很难猜中的。
凤凰单丛常见的十大香型里面,每一个香型又有很多个品种,即使归属于同一个香型,其香气也有细微的差别。香气的化学成分稍有差别,其表现万般变化。有时候即使同一种品种、同一棵茶树,因为天气、工艺的变化,也会创造出独特的香型。
例如輋(shē)门蜜兰香单丛,若浪青力度轻,时间长,杀青迟,或者偶遇温湿度骤变,会变成柚花香;芝兰香型的八仙遇温湿度骤变会变成桂花香。
如果说喝单丛猜香型是一种乐趣,还不足以成为我迷上凤凰单丛的理由。喜欢上单丛茶大概是那次偶然机会遇到的一泡具有明显高山韵的凤凰单丛。那一泡蜜兰香单丛可以说颠覆我对凤凰单丛的认知,才明白这就是凤凰单丛的“山韵”,香气清高细腻持久,香溶于汤。从此,喝单丛不辨香型,只求“高级香”。可惜,千金易求,好茶难得。
现在凤凰单丛越来越受到茶客欢迎,既是因为有实力,也是因为有趣。大家熟知的“鸭屎香”,叶色深绿,属于乌叶单丛。
据说“鸭屎香”种在鸭屎土(黄土壤)上,长着跟鸭脚木叶相似的叶子,当时乡里人喝这茶觉得香高韵好,问主人是什么茶,主人生怕茶树被偷走,对乡人谎称是“鸭屎香”。
即使如此,“鸭屎香”还是被人扦插、嫁接,逐渐被扩散种植。“鸭屎香”之名也流传开来,然而它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后来因香气似凤凰山上野生的金银花,所以改名为“银花香”,又因冲泡是有淡淡的杏仁味,所以它属于十大香型里面的“杏仁香”系列。它既有金银花的清雅,又不失杏仁香的风韵,温婉中又带有气场。
“鸭屎香”单丛名俗香雅,“兄弟仔”单丛也是如此,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却又独具芝兰之香。因是分别种在上下畦的两棵老丛茶树,树形相似、叶形相似,而且茶叶彼此相交,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所以得名“兄弟仔”。
“兄弟仔”单丛是名丛之一,双双植根于云雾缭绕的乌岽山上李仔坪村坑心的茶地。香气如细锐高雅的幽兰,属于芝兰香系列香型。芝兰香单丛不像玉兰香、茉莉香、桂花香等香型,它没有特指某一种兰花,而是指野生的兰花香,它遗世独立,清丽脱俗,是虚无缥缈的幽兰。
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出自风凰水仙群体品种。年广东省潮州市绕平县岭头村在该村年种植的凤凰水仙品种茶园中,发现一棵特早、芽叶黄绿的茶树,以后连续3年对这株茶树单独采制,样品经县、地等专家审评鉴定,认为这茶树质量稳定,具有花蜜香特点,品质达单丛级别,可与凤凰单丛媲美。年经广东省农业厅审定,,将该株茶树单列为一个品种,定名为“岭头单丛”,年审定为省级良种。
石古坪乌龙
亦称一线"红乌龙"产于广东潮安凤凰乡石古坪村及大质山脉带的条形乌龙茶。有四百多年历史。条索卷结紧细,身骨较轻,色泽砂绿,香气清高,有花香,滋味醇爽,汤色绿黄明亮,叶底红边绿腹,与其他乌龙茶相比更具有“三耐”耐冲:泡冲泡,十多次仍有余香,泡后隔夜不酸;耐贮藏,贮藏一年后,色香味基本不变;耐烘焙,复焙时间要比其他乌龙茶多焙4小时以上。
饶平色种
产于广东饶平的条形乌龙茶。采大叶奇兰、铁观音、梅占等品种的芽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制成。条索紧卷肥壮,乌绿油润,花果香高,滋味浓醇,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红边绿腹。
大叶奇兰
主产广东饶平坪溪乡岭头大团和饶洋镇的西岩山的条形乌龙茶。采摘大叶奇兰良种的一芽二三叶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烘、复烘制成。条索紧结肥硕,色泽油褐,香气似兰、似参,滋味浓厚清爽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柔嫩绿腹红边。
白叶单丛
主产于广东梅州白宫镇明山嶂的条形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壮直重实,色泽黄褐油光,开汤后花蜜香,浓郁持久,汤色橙黄清亮,滋味浓醇甘滑,鲜爽叶底金黄油亮,叶边朱红。
单株采制的古老大茶树
凤凰单丛具有“一树一香”的特性,每一个茶树单株的叶片大小、叶色深浅、萌芽迟早、香气形态都有不同。
各种各样的名字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作为潮州的老茶人茶客,他们通常的意见是:名字记不住就不要记了,这个不重要。泡一壶来喝喝,好喝就行!
这个理论,倒是深得人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