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www.yimingjj.com/m/
导语
阿莫西林是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服用阿莫西林以后出现皮疹,通常考虑过敏反应而需要立即停药密切观察。但是冬春季节,有两种儿童发热出疹性疾病,也易被误诊为阿莫西林过敏,且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1
小明的故事
6岁的小明下午发烧了,体温39.3度,老师打电话给妈妈让接回家。妈妈带小明看医生,医生检查了小明,发现扁桃体肿大,上面很多白色分泌物,于是按照“化脓性扁桃体炎”开了阿莫西林口服,吃了一天小明发烧没有那么厉害了,还有点低烧,但是颈部、胸前开始出现一些淡红色小点点,脸上也隐约有几点,妈妈还发现,小明的舌头像杨梅一样,表面有一颗颗突起。于是再次带小明看医生,医生判断小明阿莫西林过敏,让小明停药,吃扑尔敏观察。可是小明的皮疹不减反增,不到2天时间,全身都长满皮疹,皮肤摸起来沙沙的,有点像鸡皮。这可把小明妈妈急坏了,不是已经停药了吗?为什么过敏反应还这么严重?
请问小明得的是什么病?
A.麻疹
C.猩红热
B.幼儿急疹
D.阿莫西林皮肤黏膜反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链球菌感染导致的红色皮疹性疾病。A组链球菌感染在儿童中常见,多数只引起咽炎,只有少数儿童会出现猩红热。
之所以容易被误诊为青霉素过敏,是因为A组链球菌感染性咽炎会出现扁桃体增大,表面覆以白色分泌物,从而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在疾病早期就开始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这个治疗方案原本并没有错误,因为链球菌性咽炎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然而当病程第2~3天孩子开始出现皮疹,往往就容易被误诊为是青霉素过敏。
猩红热的皮疹特点
?开始于头部和颈部,逐渐扩散至躯体、手臂和腿部,手掌和足底通常不出现皮疹。
?很细很密集的鲜红色斑点,按压时会变白,突起高于皮面,皮肤摸上去较粗糙,像鸡皮或砂纸。
?腹股沟、腋窝、肘窝等区域的皮肤皱褶处皮疹最明显,呈现出红色线状,称为“帕氏线”。
?由于两颊皮疹密集,口周没有皮疹,于是形成口周苍白圈。
?皮疹消退过程中出现手指脱皮。
其他表现
?发热
?咽炎: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白色分泌物
?草莓舌或杨梅舌
?颈部淋巴结肿大
怎样诊断
当有发热、咽炎的孩子出现特征性皮疹,基本上可以临床诊断。必要时辅以咽拭子快速链球菌检测,阳性即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怎样治疗
一旦确诊,就要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儿童优选口服阿莫西林(其实小明不需要停用阿莫西林),疗程10天。及时使用抗生素既能降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例如急性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发生的风险,也能减少对外传染其他人的风险。猩红热的皮疹无需额外治疗。
如果孩子得了猩红热,怎样防止对外传播?
?勤洗手,包括孩子和孩子的家长以及看护人,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接触食物前。
?清洗孩子使用过的餐具。
?暂时居家隔离,直到病情好转、不再发热,并进行了至少24小时的抗生素治疗,就可以返回日托机构了。
2
萱萱的故事
5岁的萱萱发热39度,在社区的卫生站就诊,医生看到萱萱扁桃体肿大,上面有些白点,颈部可以摸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于是按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萱萱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第二天萱萱出现了皮疹,在脸上、身上都有淡红色的斑丘疹,眼皮有点浮肿,手指有点肿胀,而且有点痒。在卫生院复诊,医生考虑萱萱阿莫西林过敏,要求马上停药,并且口服扑尔敏观察。两天过去了,萱萱的皮疹不减反增,越来越密,而且颜色很深,看起来有点可怕。
请问萱萱得的是什么病?
A.川崎病
C.水痘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猩红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和EB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它的特点是发热、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乏力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咽炎,也是表现为扁桃体增大,表面覆以白色分泌物,容易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从而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皮疹特点
皮疹几乎总是发生在给予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治疗后,偶尔也可以出现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氨苄等使用后。表现为泛发性斑丘疹、荨麻疹或瘀点状皮疹(可回看萱萱的皮疹图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皮疹并不预示真正的药物过敏,因为之后患者可以耐受青霉素类药物,并且无不良反应。
其他特点
?发热
?咽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
?眼睑浮肿,手指脚趾肿胀
?脾肿大
?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脾破裂、肝炎、胰腺炎、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溶血性贫血等
怎样诊断
一旦出现发热、咽炎、淋巴肿大、眼睑浮肿、乏力的表现,可以进行外周血涂片查找异型淋巴细胞,一旦超过10%,即可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仍然需要抽血进行一些检查,寻找EB病毒感染的证据,因为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怎样治疗
目前没有能治愈EB病毒感染的方法,只能对症支持治疗,比如充分休息,摄入足够的水分,使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解发热等不适症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通常1-2周后症状开始好转,但需要1个月或更长时间恢复正常健康状态。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都能康复而不遗留长期问题。
怎样预防
EB病毒可存在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唾液中,因此共用餐具、接吻等行为都能造成传播。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使用阿莫西林以后的皮疹都是药物过敏。猩红热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病早期都可以出现发热以及咽炎,扁桃体增大覆以白色分泌物,从而被处方青霉素类药物,其后出现了皮疹,被误诊为药物过敏,但是停药后皮疹不能改善。
直接跳过前面所有的简洁版:
因为“发热、咽炎”服用了青霉素类药物,之后出现皮疹要如何鉴别是否药物过敏?
与猩红热的鉴别要点:鲜红鸡皮样皮疹、完善咽拭子快速链球菌检测。
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要点:乏力、眼肿、外周血涂片查找异型淋巴细胞。
-end-
一个靠谱的,有趣的儿童健康科普平台
为科学育儿的爸爸妈妈
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