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m.39.net/pf/a_8096384.html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脱贫攻坚中的大湾区力量》栏目组采制的《招财的甜蜜事业》于1月6日播出,该片聚焦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发展养蜂产业,讲述恩平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优质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成功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的故事。
视频
人如蜂勤生活比蜜还甜时值初冬,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那吉镇牛塘山养蜂场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排排蜂箱,勤劳的蜜蜂飞进飞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养蜂场管理员梁洪概戴着手套和防蜂帽,穿梭在蜂箱之间,不时轻轻取出蜂框,仔细查看。
养蜂场周边群山环绕,生长着1.5万亩生态林,植物种类丰富,蜜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蜜,产出的蜂蜜天然无污染,品质极佳。梁洪概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他每天都要观察蜂蜜产量、花草蜜源护理等情况,对于蜜蜂的习性和蜂蜜的品种如数家珍:四五月主要是荔枝蜜和龙眼蜜;八月后有百花蜜;十一月有珍贵的鸭脚木蜜,是蜂蜜中的极品。
那吉镇地处恩平市偏远山区,紧邻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好,林业资源丰富,素有养蜂的传统。但在以前,镇里养蜂是靠蜂农上山“捉蜂”回家“散养”,蜂蜜产量低,蜂农收入极不稳定。为改善这种状况,恩平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决定把养蜂作为那吉镇的“一镇一业”特色扶贫产业。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兵说,作出这个决策,考虑的是养蜂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用工少、收益快,男女老少都能从事。
这个计划与村民梁健鸿的想法不谋而合。梁健鸿家里几代都是养蜂人,他早就发现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不行。大学毕业后,他就想成立合作社,把产业做大做强。天时、地利、人和,“养蜂采蜜”项目应运而生。
年,那吉镇统筹产业扶贫资金4.48万元,以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设占地70亩的精准扶贫产业“养蜂采蜜”基地。镇里出资购买养殖蜜蜂箱,通过基地示范、贫困户参加学习培训后参与管理的方式,力争最终达到“贫困户既能掌握技术又获得分红”的目标。
项目实施以来,那吉镇已组织开展了5次集中培训和60余次分散培训,蜂农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有蜂农算了一笔账:以前一箱蜂产的蜜就卖00多元,在合作社学习半年,现在一箱蜂蜜可以卖多元。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自主创收,合作社又以每公斤元的保底价从贫困户手中收购蜂蜜,解决销路问题。现在,梁洪概在合作社养蜂,每月的工资有两千多元,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他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如果都和蜜蜂一样勤劳,赚钱致富都不是问题。有政府的帮忙,争取明年收入再翻番!”
“养蜂采蜜”初见成效之际,那吉镇已经开始谋划进一步为群众开拓增收渠道了。那吉镇党委委员刘琪琛介绍说,镇里将规范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建立“互联网+”销售模式,让贫困户的增收更有保障。此外,还考虑把养蜂基地与石头村景区和牛塘山森林公园相结合,扩大旅游资源。
记者:黄洁编辑:张卫锋部分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声明:恩平广播电视台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与本